我们设想穿越到十年后的一天,发现那时候用智能戒指就可以监测身体实时状况,自动驾驶汽车负责上下班通勤,乘坐超级高铁从上海到北京只需半个小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购买的衣服用3D打印机直接打印,甚至还有飞行汽车、细胞机器人、脑机接口等等,这些我们曾经只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场景都在十年后一一呈现。这就是《未来呼啸而来》的两位作者斯蒂芬·科特勒和彼得·戴曼迪斯在书中给我们带来的思维冲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感觉并没有如此之大的变化,每一个新技术出来都发展得很慢很慢,但作者认为,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没有产生很大的变化,是因为之前很多技术还处在欺骗性阶段,宣传超过实际,但这些技术一旦积蓄力量跨入颠覆性阶段,就会彻底改变现有的产品、服务和市场。
比如传感器技术,未来10年,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几乎所有都 可以被测量的东西都会被持续测量的世界里。正如社会学家内尔·格罗斯1999年预测时说的:在下个世纪,整个地球都会蒙上一层电子皮肤。现在,这层电子皮肤正在缝合,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以及人们用的运动手环、智能手表、乌拉戒指等等穿戴设备也是其中的万千组成之一。传感器技术发展带来我们时常提及的“物联网”,所以人们说这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也正是基于我们的万亿传感器世界。
此外,我们总感觉这个时代发展太快,快到我们来不及感受就瞬间游走了,所以才有“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叹。我们眼前的生活跟十年前相比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其间的那些变化节点我们总是抓不到,那些节点到底是什么呢?这些节点其实就是书中提出的名叫“技术融合”的逻辑,即我们看到的所有新产品,本质上都不是单一的技术支撑,而是许多技术融合在一起产生的。
比如:药物开发速度的不断加快,不仅是因为生物技术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发展,还因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材料科学等技术也在向这个领域靠拢。全世界新冠疫苗的研发过程正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技术演化的过程,不是单纯的加法题,而是一道道乘法题 。
技术融合将直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超级高铁的出现会颠覆整个房地产、汽车和能源行业,我们花在交通上的时间少了,住在哪儿就不重要了,无需再被房价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未来某一天,从北京到上海真的只需半个小时,那种感觉大概就会象哆啦A梦变出来的任意门差不多了。自动驾驶普及后,也没有必要再买私家车了,加油、充电、找停车位这些问题也不需要再考虑了。想想是不是都觉得会很方便很期待呢?
未来是好是坏,关键还在于我们自身。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当某些独立加速发展的技术与其他独立加速发展的技术融合的时候,奇迹就此产生,为了不在这趟未来旅程中掉队,让我们系好“安全带”一起出发,高速前行吧!
晨星写于2021年2月28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