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朋友问我:“你打孩子吗?”
我说:“打啊!”
她们会很惊讶:“我还以为学心理的妈妈不会打孩子呢!”
我总会酷酷的回答:“打他也许不利于他的心理健康,但是不打他会不利于我的心理健康啊!”
很多心理治疗的学派都爱溯本追源,从生命早年寻找造成现今问题的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慢慢接受了这一观点,直白点说就是,你现在的所有问题,都是你父母造成的。无论你现在面临的是什么问题,人际关系也好,婚恋家庭也罢,都是由你的性格造成的,你的性格是怎么来的?心理学上认为是通过生命最初的每一次互动形成的。至于说遗传和环境的,那能摆脱的了父母吗?
总之一句话,只要你为人父母,你孩子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你头上。
压力好大有没有?
恰好我又是学心理的,我深刻了解母亲与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会对他人格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我更见过太多的反面案例。一想到我对他的未来负有这么重的责任,我就像引起蝴蝶效应的那只蝴蝶,连喘口气之前都要先想一想。
最郁闷的是,因为专业,除了自己纠结,还要随时接受外界的检查。孩子表现好——应该的嘛,你专业的~孩子表现不好——你学心理的你孩子就这样啊!
这简直就是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好不好!
所以育儿之初,我各种纠结各种迷惑……他调皮捣蛋的时候,我究竟应该关注他的情绪还是他的行为?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我究竟应该无条件接纳还是让他明白什么叫作边界清楚?我不断的尝试某种理论,更换某个方法,像做实验一样观察效果,渐入魔道……
突然有一天,我问自己,我如此焦虑孩子的未来,究竟是为了孩子幸福还是为了满足自我的需要?
如果我的孩子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将来出人头地功成名就,我内心的得意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我自己?
如果我的孩子什么都比同龄人差,我训练他训斥他,我的烦躁和失望是了为孩子还是为了我自己?
我慢慢变得淡定从容。有时会满足孩子,不是因为要积极关注,而是因为我舍不得让他失望。有时也会拒绝孩子,不是因为边界清楚有多重要,而是我能力不够。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也会吼他揍他,那是因为我修为不够,但我不再会因为需要对孩子温柔以待,就明明火冒三丈却假装和颜悦色。
真实比完美更重要。
我的孩子有很多别人很羡慕的优点,独立,温和,体贴。同样他也有很多别人看起来很糟的问题,胆小,逆反、拖延。但是对我而言这些都无所谓了。真正的爱是没有附加条件的,他乖巧懂事我爱他,他顽劣任性我仍然爱他,因为他是我的孩子,一个被我影响却又独立的生命。
我只愿尽我所能,让他成长为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