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傅雷是在《高老头》上,接着便是《名人传》。当然,只是下意识的瞟了一眼,译:傅雷仅此而已,后来因为课内阅读需要,便在老师的钦定下读《傅雷家书》来了解这位大翻译家。
首先,我从最早的1945年的信开始解读,其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啧啧,我当时在想,父子关系或许也算是让人一个头疼的问题。管教太严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被训成软骨头,没有主见只知道一味的顺从。另一种是叛逆,极度反抗,过早地远离父母,与父母分庭抗礼。而管教太松的下场,不用说大家也知道。
所以说,这是难搞的问题,傅雷选择了前者,过于严厉。因此施蜇存先生,说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为什么呢?我想这与傅雷放的下架子肯致歉有关,在第一封信中他诚恳的认错这就有效的缓和了父子关系,我觉得这是傅雷教子的过人之处,只有让关系缓和,才能更好地教育。
接着,傅雷使儿子树立个正确的人生观,即怎样做人,当然这是父子情深的情况下,不然他儿子能听得进去么,即使听了不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那么怎样做人呢,纵观这一百多封书信,每封几乎都有,从待人谦虚到要有艺术,人格尊严。涉及的范围之广足以让傅聪受益终生。
然后,傅雷还关心儿子的生活,大到理财,小到劳逸结合。每一个细节充斥着父爱,让傅聪充分的感受到来自父亲的爱。
最后傅雷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在信中常常给予其指导。
总的来说,傅雷在我眼中是一个成功的教育,一位优秀的父亲,是傅聪的人生导师,同时在读的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

傅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