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动笔之前就纠结了大概2天。构思了很多内容,从工作中的UGC成长体系建设,到生活中一次团建旅行的规划,再到很小很小的故事创作,想了很多很多,要不觉得太大要不觉得太细碎要不觉得一周写不完要不觉得这个话题不够有吸引力。
快到截止时间了,“完成总比完美重要”。不如就当一篇日记写写,万事开头难。上一次输出文章还是毕业论文呢,总归是有课题,有内容不断地研究有很长的时间去写。最近想研究的成长体系,列了提纲评估了一下时间,想要写好大致也要3周时间呢。
首先,我想记录一下自己为写作做了哪些准备。第一步,产生想法。碎片时间里遇到的事都加入了草稿箱,想法十分的多,包括童话故事、产品分析报告、旅行计划、成长的思考分析等等。大量想法冲击大脑又难以找到下笔的动力时,我想到了去网上搜搜别人怎么做,同时也像有写作经历的人求教。第二步,开始搜索和咨询。在百度、知乎、简书、豆瓣等平台输入“如何选题”“新手如何写一篇文章”,噢看到一篇不错的教程贴,告诉了我balabala文章分哪些类别,不同的写作阶段以及对应阶段该看什么书。第三步,被信息淹没还是不知道写什么,进而影响了心情。有种“看了许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挫败感,可能知道了有这么多类型的文体,有这么多个阶段,也知道自己处于最小白阶段,所以是要按步骤先找来书阅读一遍吗?接下来就是逛了一圈电商找书,写到这就知道妥妥地走偏了,但是在那个当下是没有意识到的。其实,回过头来看,书寄过来要一定时间,哪怕是电子书当下可阅读,那也是时间的。本身自己的空余时间不多,阅读完再写可能还是不知道怎么动笔,然后ddl又很近了难免会焦虑。好在这次是一个自发的行为,好在也还是有时间的。第四步,找到了写作发起人八戒询问了一下。发完咨询之后完就在标题下面开始“这篇文章动笔之前……”,等八戒10分钟后回复我的时候已经写了2段了。
记录至此,想要分析一下这个过程。为什么3万字的论文都能够完成而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如此困难?目标,目标是否明确。回忆最初找论文课题的时候也是万般纠结,和导师聊过几次说明自己想做的事后,还是老师帮忙润色了拟的题目。时间也足够长,遇到问题也会有老师指导。而这次是自发的行为,只是想要写作,写什么不知道,写给谁看不明确。模糊的概念是去尝试写作这件事,阅读者是周围的小伙伴,阅读兴趣不知。为什么那么难开始?因为追求完美的毛病又犯了,虽然写不出但是心中对于一篇好文章是有定义的,花时间打磨是可以做到的,而这次只有1周时间,实际有效时间也很短。大的题目无法短期完成好,小的事件也难以写出彩,而自己相关的记录别人会没有兴趣阅读。
最近思维的变化,“完成比完美重要”对于第一周写作任务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800字。总要开始写,总要有第一次反馈,总要在反馈后再去调整。因为设计师本身的职业特性,宁愿不产出但是一次产出必是尽力做到最好。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想要每一次输出都很棒。如果是学习工作本职是可以,但同时也养成了个坏习惯,为了追求最后20%的完美会浪费很多时间。本周写作经历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自己,每次拿到一个问题,总是从比较大而全的方面想要做的最好,不惜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而写作本身就是业余时间,没有了退路啦。
以上,初步写完了的状态,在明天截止之前再润色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