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安县辋川镇发生一起人间悲剧,一位母亲在自己喝下农药后,竟然拿起手中的农药向着自己身边的两个儿子灌下,预备一起自杀。
母子三人送到医院后,惠安县医院急诊科立即进行抢救,经过进一小时的抢救,母子三人身体均出现肌体反应,神智有所恢复。
据了解,服毒的母亲姓何,今年39岁,两个儿子一个12岁,一个才6个月。母子三人服下的是一种叫甲胺磷的农药。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名母亲如此绝望,在自己服毒时还把农药灌入一对亲生骨肉的口中呢?据邻居介绍,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妯娌之间为一点琐事吵架而已。
为了鸡舍,跟她大嫂吵架,小婶吵不过,气不顺,索性用药灌自己的两个儿子,她自己也喝。
同样悲剧性的案例,在今年4月17日晚10时左右,上海卢浦大桥发生一起跳桥事故,有媒体报道跳桥的原因是男生汤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母亲批评后,趁母亲驾车途经卢浦大桥引桥处靠边停车时跳下。
这两起案例只是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一个个例,但足以反应了家庭中女性对孩子构成的心理和安全的威胁!
青少年心理专家 李豫成说:“应该把心理健康放在首位,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再来看现代家庭中的女性,是什么让她们有生杀夺取大权,究其原因还是来自各个层面压力:
~来自经济的压力,结婚时需要买房买车,有的成为房奴,车奴,扰心的经济原因是其一。
~抚养孩子的压力。孩子出生后,抚养孩子枯燥、琐碎的生活,足以让每个妈妈无缘无故地发火。
~婚姻中另一半的信任,以及关爱程度也决定着妈妈的情绪的好坏。结婚后妈妈们生完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拥有曼妙的身姿,青春的脸庞,而男人基本变化不大,所以家庭中男性的关爱极为重要。
~与男方家庭成员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妈妈的情绪。婆媳关系、妯娌的关系的融洽程度,是每一个情绪爆发的导火索。
所有这些压力,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导致家庭中的女性精神崩溃。
如今的女性已成为社会的主力军,职场上不落步,能生孩子,会挣钱,真正称得上是“半边天”。
看似坚强的每个女性的背后,其实是一颗经不起折腾的脆弱“玻璃心”。
妈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反应,所以要妥善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因为太多的压力得不到排解,越积越深,终会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
闺蜜懊悔地跟我说起自己的一个情绪小事件:
一天女儿放学回家,撒娇似的说:“妈,我嗓子有点疼。”谁知闺蜜冷冷地回了句,“都怪你平时不喝水。”刹那间,女儿沉默了。整个午餐在压抑的气氛中进行,带着郁郁的情绪女儿上学去了。可想而知下午的课堂中,她女儿的学习效率一定不会高到哪。
下面这样的话语,你是否听着耳熟:
“我是怎么提醒你的,摔下来会很疼的,你偏不听!哭,还哭,哭什么哭?”
“不疼不疼,赶快爬起来!没事的!”
“妈妈说过多少次了,把菜放到面前的小碗里,不要拿着筷子乱戳,把碗戳掉地上烂了吧。”
“你看看你们班的XXX,人家为啥每次都能考100分?你这么粗心,将来怎么考大学,考不上大学,你能干啥?”
“我省吃俭用,努力赚钱,受了多少窝囊气,起早贪黑管你吃管你穿,你这么做,对得起我吗?”
“你看我都忙成什么样了,你还天天给我添乱?你除了捣乱、添堵,还会干什么?”
这些指责,推诿,谩骂的话生活中是司空见惯。
我们总是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毫不留情地直接发泄给孩子,没有给孩子解释和倾听的机会,想当然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个体私有品。甚至会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我自己管,用不着别人说三道四。
有很多打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旗号,放肆地去伤害孩子,他们是“中毒”的,而且中毒的父母绝不在少数,尊重这一点,而不是活在孝道的教条主义之下,我们的心就有了空隙,觉知之光就可以照射到我们的心中,爱、幸福与自由就会点燃。 ——武志红
偶尔向孩子发发脾气也是正常现象。每位父母都有可能偶尔对孩子管教过严。大部分父母都打过孩子,哪怕只是偶尔为之。这些一念之差的过激行为,并不能说明他们是残暴无情或不称职的父母。
尹建莉说过教育孩子的三要素,第一是信任,第二是自由,第三是爱。
父母与孩子相处时,如果能放下自己冲动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去面对孩子,和善的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建构和谐的亲子关系、家庭养育关系。
重要的是,我们都是社会人,每天面临着不同的事务,要不断学会排解自己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方法缓解情绪:
☞及时沟通。与人谈心、诉说心中不快,还可以散散步,听听音乐,这些都是舒缓减压的方法。
因为一旦外界的压力过大,大到自己无法控制时,坏情绪便会肆意向身边的人——通常是孩子喷发,这时孩子便成了无辜的第一受害者。
☞求助他人,或者专业机构。有条件的可以找一个足够好的心理咨询师,做定期的心理咨询,不能一味地压制负面的情绪,要让负面的坏情绪从体内流走。
☞静下心来,向内关照情绪。家庭中妈妈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家庭成员的心情和行为。只有情绪稳定的妈妈,才能营造成为机能健全的家庭。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一个术语“阴影”。透过上面人格三层圈了解自己的本质。
外圈这一层是我们的社会人格,也叫防御保护层,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别人期待我们成为自己的样子。
中间这一层是脆弱情绪层,来自各方的影响,会让自己的情绪受到波动。长此以往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人格。
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最坏的事情是人一生都不了解自己,因此一生就白白浪费了,不管多么富有,多么成功都没用。不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行动,不去取悦他人,而是取悦自己。 ——迪帕克 杜德曼德 博士。
现代女性担负的角色很多,即是妈妈,女儿,又是媳妇,姊妹,妯娌等等。每一个角色都赋予女性一定的社会压力,因此女性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首先要学会爱自己,真正意义上不委屈自己,内心舒坦了,情绪才能稳定,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能和谐。
其次不断提升自己的能量,无论是社会哪个阶层的女性,都要记住著名管理沟通大师德鲁克说的话:I am not to jodge you,I am to help you.( 我不是来评判你的,我是来支持你的)
再次不要成为“有毒的”父母,不要把负能量循环传递给孩子,找到疏通渠道,而不是一股脑发泄到孩子身上。
最后用慧敏法师的话共勉:
亲爱的父母,做个情绪稳定的人吧,这将会带给孩子收益无穷的心理财富!
改变,从此时此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