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许家印发家历程
1、苦难童年
1958年出生在河南周口农村的许家印,在他8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得了败血症,就撒手而去,从此许家印成了“半个孤儿”。
那时候家里很穷,奶奶会做酸醋,空闲时就会到集市上卖,贴补一些家用,而他的父亲在地里种了很多柳树,长大了,就砍下来拿去集市卖,一根卖几毛钱,一车能卖几块钱。
苦难不值得歌颂,如果说童年的苦难给他带来了什么,那应该就是过早就踏上一条极为艰辛的成长道路,知道一切都要靠自己,只能靠自己。
2、考入武汉钢铁学院
1977年,恢复了中断多年的高考。许家印第一时间报名了,不过因为时间仓促,没考上。
第二年,花了五个月的时间准备,回到高中的学校复习补课。住的是破房子,盖的是一床满是补丁的被子。许家印记忆里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自己带到学校的馒头和地瓜饼,过了三天就变霉长毛。但是还是舍不得扔掉,洗掉霉点以后继续吃。
1978年,终于如愿考入武汉钢铁学院,成绩位列周口市的前三。
3、车间主任
在武汉钢铁学院学习四年钢铁专业,最后被分配到河南省的舞阳钢铁公司,舞钢是大型国企,一去就主动申请到了第一线—热处理车间,当时学钢铁的大学生比较少,所以受到重视,帮忙协助车间主任,一年后升为车间副主任,再后来做了车间主任。
当了7年的车间主任的许家印,一直没有再被提拔。个性要强的许家印感到不满足。1992年年初,许家印破例休假了,他南下深圳找工作去了。这一年,他34岁。
4、南巡讲话后做业务员
1992年,许家印揣着一份三十几页纸的简历,在深圳的各个招聘市场奔波。半个月后,依然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收他。那时候的许家印好似虎落平川,难掩心里的巨大失落:在舞钢也算是处级干部了,在这里竟然“混”到没有工作,甚至连住的地方都难寻觅。
后经朋友指点缩减页数之后才找到了工作,他选择了其中一家贸易公司,名叫中达。“从第一眼我就觉得遇上了好老板,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管理公司的经验,非常非常感谢他。”若干年后回忆起第一个老板,许家印仍是充满感激。
刚开始做业务员的时候,许家印借宿在朋友家,在逼仄的走廊里凑合了三个多月,后来做了办公室负责人,公司里那间不常用的小厨房,顺势就成了他的卧室。
5、广州亮剑
1994年的国庆节,许家印终于写下了他人生转折前的重要伏笔——来到广州,涉水刚刚兴起的房地产业。许家印从公司总部带着一个司机,一个出纳,还有两个员工,总共5个人,从深圳来到广州,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成立了一家名为鹏达的房地产公司。
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办公环境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这家位于城中村的微型小公司,生意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公司没有资金、项目,他们就四处打广告,找客户,拉贷款。经过不到3个月的努力,许家印终于通过银行贷到了2000万元的启动资金。他还通过相关渠道收购了一家公司,取得了一个名为珠岛花园的地产项目。
当时广州楼市盛行的是大户型之风,一栋楼都是三房,只有拐角的地方才会做小面积。许家印却反其道而行之,1995年珠岛花园第一期的几百套房子全做小户型,效果出奇的好,房子全部热销,在广州楼市轰动一时。
几乎白手起家,广州鹏达的珠岛花园一个项目就为母公司中达净赚2亿多,许家印的工资在当时却依旧低得离谱,一个月竟然才3000多元。他后来回忆说,假如给他10万或20万一年,自己可能就不会去想创业了。因为创业有风险,也很艰辛。但3000多元的工资,养活家庭都困难,怎么继续干下去?
许家印决意不再为人打工,他又一次选择了离开。他告别了中达和鹏达,告别了给他第一次房地产成功收获的珠岛花园。
临走时,许家印向老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人的价值,应该体现出他的能力水平与贡献。
许家印的个性和价值观,在他人生第一次跳槽中已经略有体现:“我这个人要强,该我做的事我会做好,没做好是一回事,但做好了就要有体现。舞钢十年当了七年车间主任,总是不提拔,我肯定要走。”许家印说,他的出走与现在70后、80后的频繁跳槽不同,“他们跳得太多,已经没有了意义”。
6、创办恒大,纵横地产江湖
1996年,许家印在广州注册了恒大地产,开始自己创业。当时,公司可谓一穷二白,只有一台车、捉襟见肘的资金和七、八个人,真正的白手起家,赤手空拳打天下。前几年职场生涯所积累的经验和自信是他最大的资本。他深信自己有克服困难、创造奇迹的能力。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广州的许多房产公司缩手缩脚,不敢贸然投资开发楼盘。许家印审时度势,觉得这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他想法筹集巨资,以“短、平、快”的策略,以“环境配套先行”的理念,迅速出击,攻占市场。
在亚洲金融风暴中逆市出击,凭借“小面积、低价格、低成本”的策略抢占先机
许家印认为“用最少的钱拿更多的地,发展的时间持续更长”,所以他把恒大的第一个项目锁定在海珠区广州工业大道的原广州农药厂地块上。
现在的工业大道板块已是小区云集,房价过万,而在当时这里还是工厂林立、污染严重、市政配套都滞后的远郊区。不过,即便这个地块,首期也需500万元的地价款,恒大最多只能从银行贷到300万,而且一穷二白的恒大还未必拿得到。
为了获得这个项目,许家印又再一次发挥了他的商务谈判技能,既描绘了个恒大的宏伟蓝图,也详细描述怎么付款方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300万终于到手,于是许家印立即开发,并复制珠岛花园的模式—小户型,薄利多销,快速回笼资金。
1997年6月8日,金碧花园破土动工,8月8日正式公开发售,开盘价定为2800元/平方米,这个价位对于属于广州老城区的海珠楼盘而言,十分具有诱惑力。当天上午首期的323套住宅就全部卖完,一共回款8000多万元。第二期开发的时候,有了现金流的恒大开始注重环境和配套,环境好了,售价自然也就高了,于是第二期的售价涨到了3500元/平方米。
作为新公司恒大的首个楼盘,金碧花园创造了广州乃至中国地产史上一个奇迹:当年征地、当年报建、当年动工、当年竣工、当年售罄、当年轰动、当年入住、当年受益。
两年前,还在给别人打工的许家印操作的第一个楼盘,珠岛花园就创造过当年盖完108枚公章、办齐所有报建手续等“六个当年”记录。珠岛花园是今日许家印和恒大地产的起点和老师,并不为过,事实上,金碧花园之后的诸多楼盘,至今仍有着当日珠岛花园的营销、设计痕迹。
金碧花园首期销售额8000多万,一下子就彻底解决了恒大现金流的问题。金碧花园的成功是恒大发展关键的一步。
多年后,许家印话当年,说金碧花园的实践让他明白:无论何时,企业运作最重要的问题都是现金流,尤其是刚起步阶段。或许这个信念,是许家印在恒大此后的几次资金危机中得以脱身的根基。例如,大刀阔斧降价、敢于引进战略合作者;2006年A股高潮伊始出让绿景地产,而后又筹划香港上市,均是此哲学的继续。
许家印只想一点:机会不抓住,过去了就过去了。
二、启示
1.意志要坚韧,否则无以成事。
小时候的许家印,像朱元璋一样练就了坚韧的内心。
2.做事情要踏在时代的节点上。
高考、南下深圳、做房地产,都是踏在时代潮流节点上。
任何机会都是时代性的。
3.不断提升能力,只有能力是长在自己身上的。
大学毕业、7年车间主任、在公司做项目,都是锻炼、不断提升的过程。
95年就能运作2000万的资金,这种能力现在都不具备。
4.个性要要强,要不满足、就是要干好、就是能干好。竞争才是人生本质。
5.超越时代的眼光与方案。
先做小户型、金融危机仍拿地、拿地方案、短平快的策略。
6.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创纪录的“六个当年”,体现超高执行力,快速实现、快速周转。
建立样板参考,类似标准化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