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二十年前的雨滴

那天晚上回到外公外婆家,把小石头送我的他的钢琴录音专辑放在枕头边——这是多年以来特有的习惯。我所珍惜的东西,虽然知道总有一天会随风而逝,但心理层面上仍然希望能够陪伴我久一些,再久一些。到三十几岁的年纪,遥想二十年前发生的事,那些悸动与懵懂仍然可以在某些独处夜幕时光依旧戳进我的心。其实我从未变过,只是岁月让我的灵魂貌似变得更通透,实则越来越模糊。有时我着实看不清自己的心,不明白我究竟是陷入往昔莫须有的挣扎还是执着于找到事情的真相而久久不肯认输。

直到我在一堆二十年前蒙上灰尘的杂物中找到了那张专辑,上面早已存在许多划痕,但我仍然就一眼认出那是小石头在初一暑假送我的他的录制曲目专辑,一瞬间就好像无数道射线穿越过身体那般使我战栗。我几乎是颤抖着把表面的灰尘抹去,然后轻而慎重地把塑料盒子打开,把四个角被夹住的封面慢慢地从中抽离,似乎就像把我心脏坚硬的外壳给剥开一般痛苦又喜悦。我也早就遗忘20年前看到这张专辑的具体内容,甚至里面的曲目都记忆模糊,我像一个寻找过去宝藏的猎取者一样翻阅着那张封皮纸,可是除了曲目和时长并没发现任何额外的信息。

其实我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反而重新找到一些记忆中的物件使我有种说不清楚的兴奋感和怅然若失,仿佛是过去某块早已模糊的拼图在这一瞬变得完整了起来。我立起身,拿着专辑就走出了储物间,妈妈看到我在里面呆了很久,一脸不可思议地问道:

“找到什么好东西了吗?”

我点点头又摇摇头,问她我们家的DVD放映机还在不在。她一脸狐疑地望着问,说:

“今天你是怎么了?一回到家就奇奇怪怪的,放映机这种东西早就被淘汰掉了,上次给卖废品的都没人收。不过我记得你爸书房抽屉里好像还有一个可以连接笔记本电脑的光驱,你要着急用的话要不拿回家。哎呀,别站在那里啦,过来吃饭,都等你二十分钟了。”

晚上我回到家,收到了冯若声需要加班的讯息,给他简单回复了一条“不要加班到太晚,注意身体”回信后,心中反而是松了一大口气。说实话我都不知道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可以怎么继续过下去,甚至我还认为有必要去看一下心理医生。我依旧不知道该如何接受我即将要步入婚姻的事实,甚至我觉得愧疚的心思越重,我向现实妥协的概率越高。

把这种略带负罪感的情绪放在一边,我把光驱的USB插进我的电脑中,然后放进那张20年前的光盘。也许由于年代久远的原因,我试了好几次都没能将它加载出来。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突然在一阵卡顿和杂音后我听到了那来自遥远二十年前的声音——顿时我觉得一些场景在我眼前重现,这封存在过去岁月的音乐就像镜子对面的异世界一样将我吸入,使我无可自拔地回到了那个十三岁的湿热夏季。

江南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记得当时的夏季不知是惹恼了龙王爷还是单纯的气象灾害,几乎半个暑假都在下雨。但无论外面雨点声有多大,我和小石头都呆在室内忘乎所以地弹着钢琴,有时一起做着暑假作业,也有时一起聊着天——尽管我们说话的频率不高。

有一天我看到他书架上多了一本《肖邦传》,好奇的我想要踮起脚尖去够那本书,就在我即将考虑要不要用小椅子踩着拿那本书的时候,我感到脖颈后部吹来一阵薄荷柠檬草味道的风,那阵气息让我下意识闭上了双眼,我知道这是他的气息。接着他的一只手臂贴近我的脸颊,他碰到我皮肤的那刻他自己也有些不自在,或许有些害羞,但还是替我够到了那本书。直到现在都能听到遥远二十年前我的心跳,那种奇妙而不真实的慌乱之感让我不知怎么转身看向他,甚至不想睁开双眼。

我几乎不敢抬头看向他的眼睛,但还是看着他的左手接过了那本书。然后就听见一旁变声期的他轻柔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他说:

“这本书是让妈妈前几天帮我去新华书店买的,我和你都很喜欢他的音乐,他被称为钢琴诗人,但我也觉得他是个幻想家,就像我们一样,不属于这个现实世界。”

一会儿又听到他在房间中开始弹奏肖邦的《雨滴》,窗外稀稀落落的雨滴声与这首曲子交相辉映,我仍然静静地坐在他旁边的藤椅上。那时我的心与表面的样子截然不同,开始胡思乱想,但依然佯装无比镇定。一曲奏完他又对我说(但他没意识到我其实已经走神了):

"你知道这首曲子的背景是什么吗?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肖邦和他当时的爱人乔治.桑前往西班牙马略卡岛度假,但因为肖邦的身体受不了欧洲北方的严寒,他们便选择去了一个温暖如春的岛屿生活。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他们当时的屋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屋顶遇到雨季的时候便会漏水。而某天乔治.桑去很远的地方采购生活用品的时候,肖邦便一个人呆在漏水的屋子里很久,直到深夜她还没有归来。于是他便怀着对乔治.桑无比担忧和思念的心作下了这首曲子,或许也只有他——这个敏感多情的人才能写出这种旋律。”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一次性说完这么长一段话,在更加深入了解这首曲子的寓意后,突然莫名地觉得他似乎有几分肖邦的感觉。我这时慢慢地把眼神移动到他的面中,然后说道:

“之前我听这些曲子仅仅是觉得旋律好听而已,现在听你这么一说突然觉得也许每首曲子都有作曲家深埋在心中的想法和寓意。从这首曲子我能听到的更多是你试图通过自己的演奏来表达出肖邦当时的心态,你也加入了些自己的理解。”

不知是由于雨天使人困乏,还是当时的午后过分慵懒而惬意,我又打了几个哈欠,他看到后再次想把小床让出来。可这回不知怎么的,我觉得心中某种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不能再轻而易举地躺在他的床上,便随便找了个理由回家去了。很多年后的今天我再次细细回味这种感觉,有些领悟出原来肖邦的《雨滴》不仅仅真的是描写雨滴而已,也不单单是写对乔治.桑的担忧和思念,更多是一种对爱情的恐慌和害怕失去的担忧。肖邦孱弱,注定短命,而乔治.桑无比强大又充满生命力,这种鲜明的对比让肖邦恐惧有一天与她毫无准备的诀别。肖邦虽然直到去世前都没能再见她一眼,可他们所有人都知道他一辈子最爱的也只有深埋在心中的乔治.桑了。可当时的我只知道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几乎没有人能代替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但就算是这样,我最后还是亲手放弃和毁灭我们的情谊,如同无法复原的玻璃一样,尖锐而锋利地割伤我们的心。

就在我神情恍惚,听着专辑中充满颗粒感录音的那首曲目后,才明白原来他的第一首曲子无论在那个湿热的午后还是二十年后的今天都充满着雨水与复杂的情绪,那就是肖邦的《雨滴》。就在我无法抽离出往昔情绪的时候,塑料光盘盒子突然被我的手肘给不小心碰落,接着毫无预兆地在我面前摔成了几大片。我看着满地塑料薄片,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难道连这张录音专辑都在告诉我过去的一切就像摔碎了的镜花水月,一去不返,无须留念?

而那张专辑也不知怎么的,一直在重复播放《雨滴》,似乎后面的曲目再也加载不出来了。直到我瞥了一眼播放栏,才发现把初始设定为曲目循坏播放,却一直也没发现。但如今我也没有丝毫心思再听下去了,便不管不顾地任由它循环往复,不休不止......

最终我决定弯下腰把那些碎片给捡起来,却无意在专辑背面的碎片中捡到一张被塑料CD托盘夹着的小纸条,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然有岁月的味道,由于一直被封存,纸质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是今日最令我不可思议的时刻,就在我不做任何期待的时候,竟然出现了这么一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物品。几乎是屏住呼吸,我坐在地板上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张很薄的纸,就怕它被我无意损坏,上面有好几行清秀的小字迹赫然写道:

“一向不那么细心的你除非是把这张专辑摔坏了,否则永远应该看不到这些字。但也没关系,我觉得很多年后我会亲自告诉你这个秘密,你会觉得很意外吧。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朋友,和音乐一样重要的那种。还有你一直叫我小石头,却从未问过我叫什么名字。我叫江时雨。”

我呆呆地看着那张小纸条,一时忘了怎么呼吸,就在那一刻我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执念和心思。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思念过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