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瑶心语 原创
【全像思维的程度决定了你财富的多少】
今天走了一串儿的会议场,听了一串儿人的演讲……,有价值的能挑出2-3个。
4月29日抵达美国后,在国内看不到的新闻信息潮水般涌来,前两天因为新鲜和好奇我会翻看和听听。我的内在智慧融合着这些信息,开始知识互联和评估识别,两天后,高级智慧以觉知和灵感形式在我的内在开出穿越后的清明之花,内在智慧转化了这些信息,并带离我抽离出这些低级意识的漩涡,令我能在更高层级看清漩涡内,并了知漩涡形成的因果。
拥护和反对,好对和坏错,人们的评论和抱怨皆因各自所处的立场,立场形成又受限于每个人的认知层级。也就是说,天下本无事,只有不同的认知下的行为和行动,制造出了所谓的“问题”。
各怀目的,被不同渠道“忽悠”来的中国人免不了照相(男人们也开始摆P自拍)、发名片拉关系,触角发达嗅觉灵敏的商人、投机取巧的,中年少女大妈(还好,她们没有扬丝巾[偷笑])的俗套,这也是人生百态,常状也正常。
今天上午在巴菲特家门口,以前两个互不认识中国妇女吵架了[捂脸][捂脸],原因自然是因芝麻蒜皮的照相站位小事勾起了彼此经年各自压抑的情绪的条件反射。
抓住每一个能抬高自己身价的镜头使劲拍,赶紧发。好似自己高人一等,好似自己是巴老的大股东。震震在国内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同胞。或者说人类集体意识里“崇拜权威,以名利取人”的意识共鸣占比挺大。
参加巴菲特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作为观摩者和学习者),只是一件幸运幸福的事,如果我们持骄傲和炫耀之心,我们便偏离了轨道。
我感受到中国参会人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浓厚“投机”振波。而底线、务实、道德才是会议的精髓思想。
几百个中国人通过各种中介渠道能来到这里,入场资格也被炒到了3万元/位,来者自然是钱还是有一点点的…。而美国官方注册会议费也就5块~10块美金。
分享巴菲特股东大会的一个报道中的其中一小段:
我们所处的世界无时无刻充斥着噪音,到处都有人试图告诉我们学习新的东西、想向我们灌输一些新的知识,但却缺乏实干精神。
奥马哈的存在是一种提醒,点明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参会之人都属于社会中一个独特的子文化,不管他们职业为何,都有延迟享受、正直和慷慨的共同价值观,也有相同的学习冲动。在这里每个人都很快乐,你整天被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所环绕。
在奥马哈,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品味美食、与朋友交谈、与陌生人对话和学习中。这是一种温和的压力,也令整个经历变得非常刺激。我时常想,这些人比我聪明得多,我真的需要阅读更多,我想变成更好的自己。
当听到巴菲特和芒格讲话时,周遭所有不重要的噪音都消失了。参会近10年,面对相似的提问和可预知的回答,我还是没有听够,因为重点恰恰存在于股东大会的形式中:保持不变。两位老人每年都在谈论相同的一般性普适原则,令我懂得学习去“复合知识”,而不是日日求新。
你可以看到巴菲特和芒格如何用普适性原则来适应当今的现实,这些不是一厢情愿的妄想,而是成为一个透视世界的镜头,展示了对世界上正在发生变化事情的深刻和多层次理解,隐含着两人如何与世界合作、而不是与之对抗。
离开奥马哈后,我的世界变得清晰,对重要事物的感觉得到更新。我可以摒弃噪音,作出更好的决定、成为更好的人,对物质问题的焦虑则被搁置。我不是去奥马哈寻求某个具体问题的答案,而是去参与一种“追求感”,去那里加深对工作和生活中重要事物和关键思想的理解。
2019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不论你是第一来、第N次参加,抑或不能到场,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一个时代要结束了。
这不光是因为巴菲特和芒格年事已高,伯克希尔昔日的辉煌也有一种不可再现之感,毕竟在经过黄金年代后,巴老的投资组合很难再以三位数的优势跑赢大盘。
财经媒体Business Insider认为,当前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就像一个奇观、一场狂欢节、一种宗教活动,所提供的平台和其上发生的活动远远超过了会议官方目的。
——思瑶.20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