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定义
本书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见图2-1)
假设我与同事、配偶或儿女关系冷淡,原因是我只顾倾诉,不愿聆听,那么除非我找到人际交往的正确原则,否则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我必须聆听。
即使知道需要聆听,也可能不知道“如何”聆听,不懂得深入聆听他人的技巧。
但是仅仅知道需要聆听和如何聆听也是不够的,我还要愿意聆听,才可能形成习惯。习惯的培养需要三方面的努力。
为人和观念的改变是螺旋式向上的过程—为人改变观念,观念反过来改变为人,如此反复循环,螺旋式向上成长。通过在知识、技巧与意愿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突破多年思维定式的伪保护,使个人和人际关系效能都更上一层楼。
改变习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有了更高的目标才能激发改变,面向未来牺牲当下的意愿才能促进改变。但是这又是幸福的源泉,是生活的目标和规划。从这个角度而言,幸福就是我们经过一番努力与牺牲得到的果实。
A1:分享一个自己的好习惯——爱学习。当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不懂的事情的时候,或者是一些新鲜感兴趣的事情,都有很强烈的意愿去学习,并且决定了要学这个东西,我就会规划好时间去专研达到自己预期的成果,这也促使着我获取的知识面更广。想改掉的一个坏习惯是,在工作中,时长会使自己处于舒适区当中,一摞的工作放在面前,我会挑选比较容易的先做,而忽略了一些比较重要需要马上处理的文件;甚至在工作中时长因一些琐碎的事情打扰,导致一天结束后,看起来自己很忙碌但是回想起来效率是比较低的。
A2:打破坏习惯的行动计划:首先先去了解如何区分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事情的方法(知识);当同时面临很多事情需要处理的时候,根据事情的紧急和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技能);最后,要改变自己的意愿,走出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做的舒适心理(改变意愿)。当进入工作状态时,尽可能的将能够干扰自己专心工作的事项进行屏蔽,以保证工作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