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参加《可复制沟通力》训练营的目的是想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形成沟通思维习惯。
我最初对沟通力的理解只是会共情,有耐心就可以了。
这一个月学下来之后的才知道原来沟通力是可以学一辈子的。
它真的是一门需要时时刻刻去践行的学问。
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学会接纳和关心自己的需求, 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
比如我为什么要学习沟通力?是为了优秀和高效。
为什么要变得优秀和高效?让自己有价值。
为什么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是一种自我实现,也是为了让家人可以放心依靠。
在问了自己这么几个问题后才清楚原来我报沟通力课程这个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
这也是沟通力里面最基本的需要。
从对方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事儿背后看到需要。
而在这之前首先要学会接纳,关心和觉察自己的需求。
只有底层逻辑顺了,其它的方法才能有的放矢,灵活应对。
还有就是”长颈鹿式4步沟通法”真的太有用了。
1-观察,不带任何评判的观察,只描述事实。
2-诉说真实的感受,要学会分辨感受与想法。
3-表达个人的需要。
4-提出可执行的请求。
以上4步是尊重的沟通公式,但首先要谨记自己沟通的目的。这也是课程开始提到的沟通的核心是思维方式,因为思维决定行动。
再有就是什么才是尊重,有些话我们经常挂在嘴边,但是未必懂得。
尊重他人,就是从他人的视角去看他们经历的一切。
有一个比喻,我觉得说的特别好,尊重像空气,它存在的时候,你不会有感觉,可一旦没有它,你立刻就会觉得不舒服,会感觉无法呼吸。
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自己。
人只有在自发的、有自我内在驱动力并认同自我内在价值的情况下做事,才能对自己负起全部的责任,感受到自尊,并且真正发挥他的潜能;自我尊重不是极度的自律,而是爱自己,了解自己,关注自己。
解决沟通问题,根本上是要解决我们内心的价值观的问题。
最后以“去除私意”和送礼物的心态去面对演讲或者比赛真的让我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沟通中,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只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变换不同的思维、尝试不同的方案,洞察行为背后的需求,总会找到解决冲突的路径。
这个底层逻辑顺了,再加上一些技巧,沟通变得更高效是自然而然的事。
最后我想说,沟通真的是一门艺术。
所谓的沟通能力,其实就是在沟通的有效性和适当性之间恰当地平衡。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那个让自己也让别人舒适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