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学点儿逻辑学,逻辑使人存在,情感让人丰满。
推荐一本小书:《简单的逻辑学》,我读完这本书有三个收获:
一是要时刻保留好奇心。
如果长大有一万种好,都被消失的好奇心相消。小时候看什么都新奇,对什么都感兴趣,才有了「十万个为什么」,才有了你不断进步;慢慢长大后,怕烦别人,怕自己丢人,于是将自己设置为默认模式,不再对新事物感兴趣,不再想探究为什么,开始对一切习以为常,直到有一天,你对自己说:天是蓝的是因为它一直是蓝的,火车能跑是因为别人设计的能跑,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是因为领导规定的,房价高是因为当局者不作为,你失去了热情,失去了洞察力。
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高效地思考。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逻辑学中,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被强调得最多的,因为它们简单到让我视而不见。学习逻辑学,让我重新开始多问为什么,让我不再只是为了接受而失去思考。
二是加深了对物质间联系的必然性的理解。
从小时候常听老师说起的「万事万物皆有联系」,到后来学数学的「计算与证明」,都在讲联系和逻辑,那时候知道事物相互依存不孤立存在,也知道证明过程要严谨自洽,但体会不到联系的精妙,理论悬在空中,有形无质。时间往前流,有过经历感受后,当我回头看变化时,方才察觉到其存在,就好像突然间感觉在过去经历过相同的场景,你看不见,却又像空气,无处不在。即便理性与感性结合的人也莫不如此。
以前大家说要理性交流,是完全的,绝对的,是不能接受理性与情感共存的联系,就如那理性呆板的人。倘若真要完全理性,又会被一些人说成不懂变通,不讲感情了,这种矛盾的平衡才最有趣。
人类天生是情感动物,把我们的情感完全剥离出来,即便是短暂的,并进行纯粹理性的论证是不现实的。思想,即便是最纯净的思想,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情感的浸染。因为每个思想都是人这种天生的情感动物构思出来的。
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所以不要试图将情感完全排除在外。
三是对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产生了新理解。
听过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生活,因为你只是听了。道理是静态的,但生活需要自己体验。「过」是个动词,你得真去过了,才有可能谈过好。所以,大家说要把理论引入到实践里,指导自己的行为。但不是让你立即去用,很明显有时间纬度的变化,不过因为太简单反而被忽视。
那些早已经听烦的道理,并非你自己经历后总结出来,所以很难有深刻的感受,如果让你用这些理论去指导将来的行为难免门槛过高,阻力较大。但当我们把它放在自己过去的经历中做对照,通过检验过去,通过假设,用理论指导你在现在做出新的选择,从而设想产生不同的结果,以期达成认同,理解道理。当你在接受这些之后,再用它们指导你即将应对的同一类型问题,并对将来作出合理预测,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回过头看,我们在指导当下预测未来前多做的一步,回顾分析每一件已经发生的事儿,就是逻辑学里的归纳法,从特别到一般;然后运用演绎法,依据一般性的必然结论到特别的个体,即指导我们基于特殊情境对未来作出预测,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作出可能有效的应对。
还记得培根的话吗?
他说: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完整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综合体,你想过好,就从逻辑学开始吧。
好莱坞著名导演、演员、编剧伦纳德·尼莫伊有一句话:
逻辑是智慧的开端,而不是终点。
这里结尾,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