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说要请我吃大餐,让我去她家。我所就读的大学在市中心,周围好几所中小学,恰逢放学下班高峰期,道路虽宽广,也禁不住人潮堵塞。
公交车一辆接一辆从站牌前驶过,终于等来了我的22路。人群蜂拥而上,争先恐后,车里塞满了人头,我只能站在滴卡器旁边,期盼着下站的人多一些,上来的人少一些。
我是小镇长大的女孩,那里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山人海。小镇面积远不及城市,出行多是小电动或者两条腿步行,不像城市里四个轮子的小轿车满地跑,禁摩禁电动。
我家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饿不死,也填不饱。父母是平平凡凡的公务员,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每月就固定领着那么点财政工资,月初盼,月底尽。
家里不是很富裕,可我从小就被父母宠得像个小公主,上下学都是父母接送,直到高中我都是学校的走读生。在家里虽没有像富二代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十指不沾阳春水也是有的。衣服没洗过一件,饭菜不会炒一盘,顶嘴没让过父母。
一年前,我独自推着行李来到城市里读大学,以为就此摆脱父母的束缚,过上自己梦中向往象牙塔生活,从此自由自在,爱干啥干啥。
可是,现实远不及想象的美好。没住过宿的我不懂得协调与舍友之间的关系,同一屋檐下被孤立,那滋味真心不好受。
来到这个城市第一个学期,我基本没出过校门,理由很简单,我不认识路,不知道东西南北,出去了也许就不知道回来的路了。
以前也经常与父母到各个地方旅游,但是和父母在一起,我就只管看山看水看风景,尽情地享受旅途的美妙,认路的事根本不需要我担心,自有方向感十足的父亲全程负责。
路痴这种东西,不是天生的,是被惯出来的。刚开始独立的我,公交车不会坐,站牌都看不懂,为数不多的几次出校园也就是去哥哥家,每次还是让哥哥来去接送。后来,哥哥上班越来越忙,不忍心他那么辛苦,就学着自己坐公交车。
第一次坐,坐过站了。周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让我心里直打鼓。我比别人更幸运的地方就在于,我在这座城市里还有依靠,一个电话哥哥二话不说就来接了
就这样,多练习几次,如今的我可以自己到处逛了。父亲训练了我这么多年晕车的毛病,也已经很久没犯了。告诉你一个站公交的标准姿势,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这样急刹车才不会摔倒。
在家里只会伸手和父母要钱,不知道节制。一个人生活,财政大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发现,好像钱一拿出来,没做什么,就那样子没了。一个月总会有那么捉襟见肘的几天,长这么大了,也不好意思经常和父母伸手要钱,有时候就死撑着,方便面凑合过。
每次想要花钱,脑海里就浮现一句话:你在外面潇洒,父母在家里苟且。那么看淘宝刷衣服买护肤品的冲动,瞬间被冷水浇灭,了无生息。
大学里许多人都会做兼职,我也学着做家教赚点零花钱。有时候下午六点十分下课,在校门口塞点面包,就赶三十分钟的公交去家教了。可是我的能力还不足以养活自己,身边的朋友从踏进大学校园就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全靠自给自足,真是惭愧。
暑假去实习的时候,有位清洁阿姨和我们聊天,谈及她的儿子在家里如何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只会依赖父母,然而把他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后,孩子变得很懂事,回家会帮忙做家务,也会心疼父母了。
闻言之,我笑而不语。我个人深刻的体会到,成长最快的捷径就是离开父母。父母在,就狠不下心让子女打拼,虽然他们明知道这样对子女不好。
我记得我出院后,做腿部复健的时候,大腿的肌肉收缩,使不起力量,竭尽全力支撑住身体,额头冒汗,身体在颤抖,可只有这样我才能恢复到正常人。母亲知道这是必须的,可是她看不下去,在旁边一个劲的说,先歇一下,歇一下,等会再练。
父母总是宁愿自己累一点,也要让子女得到最好的。可离开了父母,那就是自个儿的事了,这世界上除了父母,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让着你。
刚上大学,我十七岁,可心理年龄可能才十二岁;现在我二十岁,两年时间,我想“突飞猛进”这个词已经不能形容我成长的速度了。
无戒日更训练营之第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