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下-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常用词语,反复诵读后背诵。

古今异义:

a.妻子,妻子和儿子。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鲜美,鲜艳美丽。交通,交错相通。

b.在复述故事的基础上,理出故事的线索:渔人的行踪(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在寻桃花源)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的生活。

桃花源是个(      )的地方,那里(        )

如:

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是个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那里人们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

3.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a.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

不存在。《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借创作来表达对当时政权的不满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憎恨,所以虚构了一个不与世争的世外桃源与现实社会的污浊不堪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情趣。

存在。桃花源存在于陶渊明的心中,相信和谐理想的存在,有陶诗为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品味本文简洁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

通过朗读品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