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篇题为《著名养生专家因病逝世,享年59岁》的文章刷屏了,文中以梅墨生去世为例子,批驳了笔者认为的错误的养生理念,并亮明了自己的观点:“怕死不是养生,惜命才是养生”。
这篇文章,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大量转发,但本人却不敢完全苟同。
文中原话:“他(梅墨生)原本并不为大众所知,却因为“养生大师”“太极大师”与过早逝世联系在一起。”
我查了查百度百科,关于梅墨生的介绍是: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唯独没有“养生大师”或“养生专家”的名号。
随后作者又引用健美操教练马华、同仁堂董事长张生瑜及秦始皇早亡的例子,想说明什么呢?
我理解为三个人分别代表了笔者认为的养生的三个误区:吃保健品、过度锻炼、怕死。
首先,长期用保健品肯定不好的论点我完全同意。但是现在的主流养生理念好像也不提倡吃保健品,其实除了那些保健品广告,我还从来没在其他任何宣传渠道上看到有倡导保健品养生的。而且基本上所有健康养生节目也好、养生公众号推送也好,都是众口一词:不推荐吃保健品。
所以,吃保健品应该不算养生误区吧,因为吃保健品早已经不是误区了,不吃保健品才是共识。
再说说过度锻炼,过度锻炼当然不好,什么过度了都不好,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呀。正如文中所说的,水喝多了都有副作用,但是,过度锻炼和锻炼身体应该是两个概念,怎么才算过度锻炼?我的观点:运动因人而异,只要不是运动员那样的运动量,都应该不算过度锻炼。每天跑步五公里、每天游泳一千米,算不算过度锻炼?当然不算,因为五公里是王健林每天的跑量,而一千米是习总书记每天的游泳量,不要忘了,他们都是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了,那么年轻人呢?锻炼身体肯定是有益无害。而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多多益善,至少不应该比这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的运动量还要少吧。很可惜,能做到这些运动量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了。当然,运动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不能一口吃个胖子。现今,很多人运动只是为了减肥,但是我认为,养成运动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体重超点标反倒没有什么太大的危害。
笔者说:怕死不是养生,惜命才是养生。我想不出怕死和惜命的区别来,我也想不出怕死为什么会影响寿命,如果说因为怕死而服用长生丹药而早亡的倒可说得过去,历史上君王为此而死的人也大有人在,其中就包括缔造两个盛世的明君唐太宗和清雍正。但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不是因为怕死而死的,《史记》上记载,秦始皇是因为巡游天下,舟车劳顿而死。坐个车也能死人?当然。秦朝时的道路可不象现在,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开发,从咸阳到秦皇岛没有一年半载估计是走不下来,车轮是木制的,没有减振,车内也没有空调,路途艰辛,可想而知。加上秦始皇日理万机,在旅途中也不忘批阅沉重的奏章,说他是累死的更有说服力。而且49岁在当时也算是高龄了。
可以想见,笔都是反对刻意养生的。还拿胡吃海喝抽烟喝酒活过百岁的张学良做案例,张学良年轻时的确很多不良嗜好,还抽过大烟呢。据说:九一八事变时,他就在北京戒烟。但西安事变时张学良才35岁,西安事变后他就没条件胡吃海喝了,更别说嫖了。我想正是因为得益于蒋的软禁,被迫过上了养生般的生活(包括一妻一夫制),张学良才这么长寿的。
虽然文中说“统计学里的百岁老人,99.99%的人并没有养生概念”但笔者自己最后也总结了一些养生之道,但这些养生之道也多有失偏颇,比如文中说“能吃的不能吃的,稍微都尝试一点点”,都说不能吃了,不啥还要偏偏尝试一点?有些不能吃的当真是一点儿都不能尝试,比如说百草枯。我想能吃不能吃的改为爱吃不爱吃的,就更加合理些了。
还比如文中“运动多了加速身体老化”的观点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
至于笔者拿自然界里长寿的动物大部分都是运动量很小的动物为论据说明运动无用这就有些可笑了,这不像“学过基础科学的常识”的人说过的话。龟、鹤是运动量少,它们脑仁还小呢。
我的观点,养生不是伪科学,养生理念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健康长寿其实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影响健康和寿命的因素很多,跟饮食和生活习惯,跟工作和环境卫生,跟经济医疗条件,也包括基因都有关系。戒烟限酒、低油少盐、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都是养生的常识和共识,不能因为某些个例而全盘否定。有些养生理念咱们不一定要完全照搬,但依据自身的健康条件做些参考还是有必要的。
正如一位网友的留言所说:我爸三年前一直都是喜欢重油重盐食物,后来得隔膜炎住了一次院,被吓到了,就开始养生,少油盐,吃清淡,喝奶粉,骑自行车上班,饭后散步快走,坚持两三年,现在体重自然下降二十多斤,三高没有了,脂肪肝没有了,精神也好多了,适当养生还是有点用处。
大多数养生常识都需要人们的自律和自我约束才能完成,至于那些调侃着“长寿口诀”:“香烟不离手,肥肉顿顿有,烈酒不离口,多交女朋友”的,都是那些“放飞自我,顺应自我”者为自己的懒惰找的借口,当个笑话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