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
简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习俗
晒秋
晒秋是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为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售卖,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晒秋适合全家人一起参与,共同享受丰收的喜悦和家庭协作默契。
躺秋
“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卧秋”或者“睡秋”。例如在江淮一些地方,人们在立秋这一天,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表示夏天即将过去,暑热难当无法安眠的日子即将过去,天气慢慢转凉,可以好好安睡了。
啃秋
又称咬秋,岁时风俗,即立秋日吃瓜。在南京吃西瓜啃秋的习俗在古时就有了。传说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长了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结果瘌痢疮果真好了。因此人们就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
秋社
指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是为秋社。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古人认为土生万物,所以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天一到,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于是在立秋之时,吃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肉贴膘,即“贴秋膘”。
秋意
正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凉风吹过树叶飘落,中国人以其独特的感知表达自己对于立秋的理解。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是白居易于立秋之时回想盛夏,从而感叹人生时刻有新代旧,有老相逝。让人在秋的氛围中换以中年的滋味,蓦然回首之后,愁字依旧在心头。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是杨万里于初秋傍晚闲庭移步的场景。并运用修辞手法,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既感受到了落日余晖的有情,又仿佛听到了用生命在歌唱的蝉鸣。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是齐己以生活化的描写方式,向大家展示了立秋农田的场景。垄上的禾苗半熟,原野上的草已经微露衰迹,让人于秋悲之际仍能保持一颗安仁之心。
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俗话说“早立秋冷飕飕”,对于即将转凉的天气,我们应多加注意。
在此,敬仙颂友情提醒您,立秋期间要注意适时添加衣被,以防受凉;精神调养切忌悲忧伤感,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饮食方面应做到少吃辛辣食物,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最后,愿大家心情秋高气爽,事业春华秋实,收获秋日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