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陈亮:推进经典诵读教育,提升语言文字能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陈亮: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教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培养语言能力,首先是培养审美的耳朵
说话要有目的,要有对象,要有情感,要有语境,要有条理。
诵读的起源追溯到周朝,诵是一种教学手段和学习的方法,有利于记忆。
对文字的听觉记忆比视觉记忆更牢固。
胡杨树在地球上生长了两千年,当你了解到这一信息后,再说出这三个字,又会有什么感觉?
诵读教学的技巧和技法:观察,认知,体验,感受
王小波说:“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假如要看,不去去看小人书。”思想,文字,语言是一体的。
以情代声,以声传情。情感的变化是通过呼吸传达出来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时换气不仅是生理的需要,也是心理的需要。
曾国藩曾经说过诵读有两个方法:高声朗读,小声吟诵。
陈亮老师推荐朗诵方法:1.活在当下。回不到过去。 2.理解准确,才能说得准,念得准。3.有具体感受。
反对小学生机械地集体朗读课文,没有对象地说话。是读书调。
对文字内容,形式,语境的理解能力。
厉害了我的国,这种表达很粗鄙。诵读是教学方法,也是语言表达的方法。
有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是现代人交流的重要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