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鹿】Vol.17 要是看得懂英文原版就好了

作品:《X的悲剧》

编者按:这是一本很牛X的推理小说,作者是弗雷德里克·丹奈和曼弗里德·李这对表兄弟,笔名埃勒里·奎因。其推理小说设局精巧,推理严密,不看到最后,读者很难猜到罪犯是谁,看到谜底后,对作者无懈可击的严密推理只能赞叹。该节选不是精彩绝伦的推理部分,却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部分。虽然有股浓浓的翻译腔,且年代久远,但展现了出作者对戏剧舞台的理解和热爱,给雷恩这个角色增添了不少色彩,甚至让雷恩利用对舞台的理解来破案,实在是绝妙。

奎西(雷恩先生的化装师)

雷恩(一个失聪的退休的舞台剧演员,对侦探推理有着无比的兴趣)

奎西认为化装要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

雷恩:就是有关化装一事的最基本的认识。如果说你惊人的化装绝艺有何不足之处,那就在于你做得太完美了。

其实在装扮这一事上,外形是否百分之百的相像是最不重要的,就某种意义而言,这只是起支撑作用的部分。

人类在观看事物时本能地会趋向于获得整体性印象,也就是说,一般人注意的只是整体图像,而不是每一处细节。

奎西:但是,这正是问题所在!如果某个细节出现错误了,我该怎么说?走样了,这就会使人们眼中的整体图像受到干扰,也就必然会迫使人们去找出这破坏整体图像的细节在哪儿,所以我才说,每处细节都必须完美无瑕。

雷恩:你为自己论证地真好,但你还没抓住我所说的精妙之处。我没有说化装的细节可以草率对待,草率必定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你说的绝对没错——细节必须完美无瑕。但是,我们并不需要全部完美的细节!

这就好比说,画一幅海景时,你老老实实地把每一朵浪花都画下来,花一棵树时,你老老实实地把每一片叶子都画下来。每一朵浪花,每一片叶子,人脸上的每一条纹路,真则真矣,却是坏的艺术作品。

至此,我们可以先得到一个结论,油彩、粉彩、粉末乃至其他化装所需要的用品,是我们借以创造化装的外貌部分的,但不是化装本身。你也了解,在化装时,我们有时得特别着重于长相的某个部分,比如说你要把我打扮成亚伯拉罕·林肯,你就得特别强调痣、胡须和嘴唇,至于其他部分则可以稍简略。不,不止长相,而是你得结合姿态、举止、气质和性格,等等,才能真正模仿得惟妙惟肖。我再举个例子,蜡像是模仿真人制成的,从形态到肤色的每一个细节都很逼真,但我们看到的乃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而已,而如果一具蜡像可以自然地摆动他的手臂,可以从他蜡质的嘴唇里吐出生动的语言,玻璃眼珠也能灵活地转动——你知道我的意思。

这才是戏剧艺术一直最让我心向往之的所在——用动作、声音和姿态来创造真实生命的外观、鲜活人物的影像……在面对这门生命再创造的艺术时,贝拉斯科(DavidBelasco美国舞台监督,以布景逼真闻名)正是最能理解此中精义的天才。他甚至能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毫不费力地创造出家居慵懒安逸氛围来,既不仰赖燃烧的壁炉带来可见的平和静谧气氛,更无须舞台设计者用各式各样的道具布景配合。他只在演出前,将一只猫捆得无法动弹,待布幕拉开的前一刻才将绳子解开,于是,幕布升起时,观众第一眼所见的景象就是一只猫在舞台上站了起来,仿佛有个火炉在眼前似的,舒服无比地打着哈欠、伸懒腰……不用听到任何一句台词,仅仅看着一个简单、人人都熟知的家居生活动作,所有观众便能感受到仿佛正处于一个温暖又舒适的房间里。这是我见过的贝拉斯科个人最精妙也最精确的演出设计。

将真实的生命注入虚构的戏剧之中——其实,在伊丽莎白时代,戏剧所依赖的只有演员的台词及其肢体动作,用此来重现真实的人生。当时的演员必须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表演——跑龙套的手捧一株树匍匐穿过舞台,这就代表从伯纳姆到邓斯纳恩的一片树林,数十年就这么演下来,而观众没有一个人不心知其意。我常常想,现代舞台设计方式是否太过度、太喧宾夺主了,对戏剧本身已经造成了伤害……

【来源:五象限(wuixangxian5),作者:顾寻】

图片源自网络

真相只有一个,凶手就是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生命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烦恼,我们不断的去赚钱,却失去了生命的光彩。我们不再开心,不再快乐,在...
    转身未来_5158阅读 2,682评论 0 1
  • 想来,那姑娘是极美的尤其是脖子的部分,定是做了番整理,才使得阳光可以一滑而过只是美景匆匆。非是得不到的,才算得上美...
    变个猫伸懒腰阅读 1,488评论 0 0
  • “四楼那个美姨她女儿今年结婚了。”老妈有点小激动 “哦!是和她的初中同学吗?”我有点疑问 “是啊!”老妈平静了 “...
    我不是蜗牛阅读 2,49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