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是大外公、六外公、九外公,1961年4月22日在卧龙岗照相馆照的,是寄给远在酒泉不能相见的,我的外公(排行老二)能看到自己的亲人,不至于思念家乡,实在想的时候拿出来看看,以解思念之心,这张照片一直珍藏在我们家,妈妈也时常看看,看到自己的亲人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大外公的闺女,我的二姨看到这张照片,如是说:“看到上面这张可亲可敬的照片,真让我泪如雨下,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父亲病危时的情境,那是六八年元月二号,父亲因患胃癌动了大手术,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医院里的枪声不断,持枪的造反派在病房的走廊里踢踢腾腾来回走动,父亲隔着窗户看着外面持枪的人们非常害怕,于是六叔、九叔和哥我们商量。决定搬到离医院不远的四姑家躲几天,这样也不行啊,既不能输水,也不能换药,没办法,冒着枪林弹雨父亲又回到了病房,医生只顾自己的生命安全,那能顾得上给病人治疗,父亲就是在这动乱的时期被耽误了。在六八年元月十日,农历腊月十一病魔夺走了父亲的生命,当年父亲才四十六岁,年轻啊,太年轻了。看到这些照片引起了我的回忆,太珍贵了”。
太巧合了,六外公与大外公去世的日子都是在同一天,农历腊月十一,这是冥冥中注定的吗?是的,血脉相连,相互吸引,兄弟,在同一天上了天堂,他们团聚了,愿天堂的亲人再无疾病,幸福的生活。
我的外公兄弟四人,六外公、九外公是跟叔伯兄弟们排的,大外公,妈妈们的叔伯姊妹们都都叫伯,我外公大家都叫爹,六外公、九外公,大家都叫六叔,九叔。妈妈常说:“爹打成右派是58年,平反是79年,20年呢!人生能有几个20年。年富力强的时候,却走向了人生的低谷,在家无法生活,走投无路,隐名埋姓远到了酒泉一个化工厂,当了一名化验员,由于外公恋家,又没有出过远门,思乡心切,六外公组织在家的兄弟三人照这张照片,寄往酒泉。
六八年大外公病危住院期间,由于事局混乱,人心惶惶,但,六外公一直在专医院,陪伴在大外公身边,大外公后来也知道自己的病情,整天茶饭不进,一天天消瘦,病魔缠身折磨着他的身心。六外公总是忍着内心的痛苦,强装出笑脸。当从大外公病房走出来,抱着在专医院当医生的九外公痛哭流面,无法面对。流干眼泪返回病房,又要安慰大外公。在大外公后期,妈妈、大舅、二姨、亲朋好友来的勤。大外公也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长了,他拉着六外公的手说:“我走了,孩子还小,还得你多照顾”。六外公已是以泪洗面,痛不欲生。又坚定地对大外公说:“你放心,老里有我的,孩子们有我的,这个家有我的”。大外公放下包袱,安详地离世了。
大外公在家里是老大,她放心不下爹娘,放心不下儿女,放心不下这个家族,放心不下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这个责任和担当,自从大外公走后,六外公责无旁贷的挑在肩上。我的外公失去了公职又是右派,自己都顾不上自己了,在那个苦难的日子里,度日如年,不光忍受着饥饿的煎熬,头上还有政治的帽子压着。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照顾外曾祖父,外曾祖母的重任完全由六外公承担了,这一家大小几十口人的生计日常都在六外公心头,在那个举步维艰的时期,外曾祖父也打成右派,家庭成分又是地主,肯定受影响是巨大的。六外公好在是没有成为右派,当着老师的公职,这也成为家庭的救命稻草,一切的开支都指望他的收入,然而,这只是杯水车薪,欲壑难平。但,六外公不光有父母需要照顾,他还有爷奶也得照顾,爷奶又增添了他的艰辛,难呀!再难还得往前走,活着才有希望,希望又是那样渺小,为了承诺,坚守承诺往前走。
大舅轮到成家立业的时候了,六外公心急如焚,迫于家庭成分的压力,地主的孙子,谁人愿意下嫁到这家,跳进火坑呢?过去娶不来媳妇儿,家庭困难的人家为了延续香火,无奈只有用自己的姊妹为自己换亲。二姨是小大舅两岁的亲妹子,六外公又怕委屈了二姨,二姨聪明伶俐又好学,六外公就在自己的教师圈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托人打听,谁家有女,在六外公的不辞劳苦下,经多方撮合,让二姨选择自己心仪的对象,三家转亲的方法,为大舅取得这门亲事。六外公想尽千方百计,为兑现对大外公的承诺。二舅是大舅的亲兄弟,在那时政治风云有所好转,唯成份论有所缓解,二舅的婚事同样在六外公的操持下办成了,六外公把自己的侄子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妈妈在那个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情况下,交学费都交不起,为了不让妈妈失学,那次不是六外公掏钱交的学费?每次提到这些,妈妈都是含着泪水对六外公感激不尽。忘不了,没有盐吃到六外公灶上挖盐,又何尝还过?这个家六外公就是主持一样,谁家有难帮谁家?谁家都是他自家?他从来没有把侄子侄女当外人看,他为了这个家操劳费心,他无怨无悔,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地主成分,妈妈有理想有抱负,只有回家务农,学习再好也不让上学,妈妈心灰意冷,前途一片渺茫,六外公开导他,指引她心存目标不放松,困难是眼前,要相信事局会往好处走。干农活,没钱买锄头是六外公掏的钱。那时钱又是多么紧张,但六外公慷慨解囊。妈妈经常说:“忘不了六叔在困难的日子里为这个家庭做出的贡献,他舍小家,为大家,心怀大家有担当”。
六外公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一家老小住一个家,太挤了,盖好房子,把朝向好的上房屋,让外曾祖父外曾祖母住,孝敬父母,对父母关心的无微不至,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去上房屋看父母,报平安,在大外公去世时,隐瞒着外曾祖母,外曾祖母总问六外公:“你大哥上哪儿去了?怎么不见她回来看我呢?”六外公说谎,说:“他调外地工作了,得很长时间回不来”。好让她放心,时间长了,外曾祖母也不再问了,仿佛她也明白什么似的。76年粉碎了四人帮,政清绩明,到处蒸蒸日上,天地一片晴朗,外曾祖父教一辈子书,桃李满天下,逢年过节满屋子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真可谓出入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到处欣欣向荣。
二姨在六外公的推荐下,当了民办教师,走向了教师的岗位,教书育人,继承了祖父辈的事业,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国家繁荣昌盛添砖加瓦,二姨的儿子也当上了人民教师,大舅的孙女儿也当上了人民教师,传承是一种力量,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知识改变认知,用教育开启心智,让人人展开理想的翅膀,为国家的提速尽职尽责,让我们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一张照片的珍藏是一种回忆,回忆是一种记忆,记忆是一种历史,历史见证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