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注了很多的公众号,美食的,读书的,心灵鸡汤的,毒辣的、时尚的、职场的、电影的、科学的、理财的等等各种领域的自媒体,然而我经常打开的也就那几个,除非标题是我感兴趣的。可是每当我打开订阅号时,标题我不感兴趣的就点击进入匆匆几眼,一目几百行,要么就是直接不打开;只有是我稍有感兴趣的才认真看一遍。
我相信身边有很多跟我一样习惯的人,一言不合就关注各种微信公众号,有些是去餐厅吃饭关注了又优惠,有些是微信支付主动绑定等等,这种行为就像去超市买东西,稍有赠品就忍不住顺手拿进购物车里一样的道理,然而并没有好好想想这些是不是我们想要的。这是很多人的通病。
我曾经关注过罗辑思维,每天准时早上6点开始一段语音,只有通过听完语音后,再根据语音里的关键字(一般都是在最后)输入关键字才能获得今天的推送文章。不可否认,这在我关注那么多的公众号里面可以说是首创,也是唯一做得很好的一个,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加了跟粉丝的互动性,还有增加了推送文章的打开率。不可否认,罗辑思维推送的文章还是很干货的,可是我还是取消了对它的关注。因为我的打开率极低,有时候累计了30多个未读信息,想来还要一个个听完语音输入关键字才能获得文章的方式太麻烦,根据之前的推送文章貌似也不是我的菜,所以直接取消关注。
第一、取消你打开率低的公众号。
你要相信,过多的选择会让你无法选择。
第二、一目几十行还不如不看。
你关注这么多公众号,为什么却不经常打开呢?或者为什么一打开就一目几十行呢?没时间?不感兴趣?文章不吸引?或许诸多这些因素会是导致你不愿意打开公众号的理由,但是你必须承认你习惯这些打开只是说明你在无聊,或者在消磨时间,这个小动作跟你刷微博刷朋友圈是一样的道理,你!是!在!浪!费!时!间!不介意说,我一般会在蹲厕所的时候玩手机,这个习惯就像小时候每次去厕所都会拿一本书或者杂志什么的一样,总想在这个“空余”的碎片化的时间段里做些看起来不浪费时间的事情。可是一目几十行的文章,你能吸收到什么东西呢?且不说文章写得好不好,作者的创作是需要很大时间成本的,你一个蹲厕所的时间就阅览了十几个公众号的文章,有考虑过作者创作输出时的感受么?讲真,一目几十行还不如不看呢,简直浪费时间啊~
第三、避免同时关注同质化过大的公众号
如果一条街全部都是卖烧烤的,(请原谅我为了减肥没有吃晚饭,满脑子都是吃的,心好累~)你会不会把这一条街的烧烤店全部都吃过?我相信会有这么一小部分的人,但是我也会相信这些少部分人中的大部分人会在这些烧烤店里进行筛选一两家性价比高,出品上乘,服务OK的认可度高的店家进行长期光顾,一是对店家的认可,二是有感情了,也愿意推荐给朋友。在铺天盖地的公众号里面,你们是不是常常发现很多都是注明出处转载的?公众号平台不同,但是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尤其是定位相似的公众号更是内容同质化严重。举个栗子:杨熹文杨小姐的《大学毕业后坚持学习有什么用》,在我所关注的公众号里不止3个先后顺序转载了这篇文章,我相信过两天还会有不少后浪者;还有更好玩的是原来的标题明明是陈述句,转载一下就变成疑问句,我没读过书,表骗我啊,内容是一模一样的好么?栗子就不举了,留心关注还是会查出点问题的。
第四、专注你的专注
为什么这么说?我已经PASS了很多打开率较低的公众号了,说明我开始变得专注了呀!其实我让你筛选、过滤打开率低的公众号,仅仅是让你有更好的选择和时间去吸收更用心的干货文章呀!但并不说明你就会懂得专注呀!你是否听懂了呀?
OK,像我这种贪心鬼,我之前关注太多领域的自媒体公众号,说明我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科科,这是好事情啊,我在学习啊,对不对啊~后来我来慢慢意识到这些只是自我感觉良好。其实上我只是泛泛而谈的各界“八卦”领域的蜻蜓点水,学而不精啊。有广泛是兴趣自然是好事,但是确实需要培养一两个专注的兴趣点,然后学而用心研究之,你会发现,专注你的专注,真的会有大不一样!不相信?你试试看。
第五、懂得总结,学会思考
看这么多别人分享的精华,需要学以致用,学而不用有毛用啊!感谢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在这个随时都能获得知识干货来充实自己,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成长。别人的干货也是用经验、思考、总结得来的,这种知识创作是值得被尊重的,我们在大量的优质文章中也要学会善于总结经营也好,技巧也好,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时代在发展,工作那么忙碌,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是每个人时间管理的必修课之一,多看公众号就像以前饭杂志文章一样,也是学习的一种。看完好文章要多问问什么,思考永远比别人过眼就忘的收获一定来的多。
我知道,你们都去删公众号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