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桑坤 周银水
近几年,各乡镇通过考录渠道,招收了一批年轻干部,极大地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干部整体素质,成效十分明显,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想招的人,找不到;想招男性,考进来的却是女性;好不容易招来急需的年轻人,干不了几年,就调走、考走,有的甚至辞职。“招人难、留人难”,成为困扰乡镇干部招录工作的一道难题。
从经济学基本原理看,供过于求,则产能过剩;供不应求,则市场短缺。人才是第一资源,年轻干部也是一种特殊社会资源,其供给与需求,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而且二者需要尽可能对称平衡,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乡镇用人是“需求”,那么,组织人事部门招录干部则是“供给”。目前,乡镇“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并非浅显的“供给短缺”的问题,不是简单靠“增量”就能解决,而是在供给结构方面必须改善要素投入,减少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要素生产率。换句话说,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招录工作上,亟待进行“供给侧”改革。为此,建议:
一要改善性别结构。驻村、救灾、值班等工作特点,决定了乡镇更希望招录到更多男性公务员。招收新公务员一般不能设定性别限制,而在公务员考试方面,女性大学生比男生更“会考”,考录结果“女的多、男的少”,乡镇难以招收到所希望的“男同志”。建议:在全县男女干部比率总体指标协调的大前提下,允许乡镇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考录公务员的性别比例,在供给源头上圆乡镇“男同志梦”。
二要改善地域结构。面向全省、全市考录公务员,有利方面很多,竞争性选拔的结果,使得乡镇招到来自五湖四海、综合素质较好的新人。但是,从实践中看,就云霄县而言,来自外县、外市的干部越来越多,这些“外地人”参加工作几年后,面临结婚生子问题,如果配偶不是本地人,在原户籍成家生子,面对照顾家里老人小孩等实际困难,许多“外地人”“做梦都想调回家”。近三年,云霄县新招录公务员111名,向县外流出21名,占新录用总数的19%。从人员流失情况看,多数为外地户籍人员。一些刚刚熟悉工作的新人匆匆离职,并不少见,乡镇成了新手上路的“新兵训练营”。建议:通过放宽考录资格条件、严格最低服务年限、鼓励本乡大学生报考等措施,扩大本县籍公务员招收比例,让更多的本地大学生回乡工作,回报家乡。
三要改善专业结构。纵观职位表发现,招录职位的专业要求均按照学科大类来设置,一个学科大类一般包含数十个专业,这往往造成招到的干部与岗位需要具备的技能不相匹配。以云霄为例,水利工程、城建规划、旅游、会计等专业技术人才奇缺,有的单位长期招录不到相关人才。某贫困乡财务会计后续无人,连续三年招考会计专业人员,但会计人员考录按经济管理大类设置,结果“只听楼梯响,不见玉人来”,第一、二年招不到干部,第三年招录到的干部所学专业是经济管理大类中的工商行政管理,不懂财务会计。建议:因岗招人,定向招录。给予用人单位自主确定专业,确保“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
(原文载于《福建省党建研究会通讯》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