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

2,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1398年-1402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3,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4,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明成祖永乐皇帝长子,母仁孝文皇后徐氏为开国元勋徐达之女。永乐22年(1424年)8月登基,在位十个月病死。开创“仁宣之治”。

5,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1425年-1435)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号宣德。

6,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

7,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1457年),史称明景帝、景泰帝、。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母为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年号景泰。

8,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初名朱见濬,后更名朱见濡,庙号宪宗,世称成化帝。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母亲是孝肃皇后周氏,明代第八位皇帝。年号成化。

9,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1487年-1505年在位),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年号弘治。

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虽末年宠信宦官李广,但是立刻改过自新,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岁,葬泰陵,[5]庙号孝宗[5],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10,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521年),又自名朱寿,别称锦堂老人。为明孝宗朱祐樘长子,明朝第十个皇帝。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明孝宗病逝,年仅15岁的朱厚照登上皇位,次年改年号为“正德”,即位后,刘瑾、谷大用等八人被分到各处宫禁掌管具体事务。正德十二年(1517年),曾“北巡”居庸关外,亲自率军赢得了应州之战的胜利。正德十五年(1520年)农历闰八月,南游北返时,路过清江浦(今江苏清江市附近),自驾小船在积水池中捕鱼,却舟翻落水,着凉受惊,自此就生起病来。正德十六年(1521年)农历三月回北京不久驾崩。

11,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号尧斋、雷轩、天池钓叟,生于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正德。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按照“兄终弟及”的祖训,时年14岁的兴王世子朱厚熜承统,为世宗皇帝,年号嘉靖。即位不久,朱厚熜围绕其生父兴献王的尊称和祀典问题,掀起了史称“大礼议”的政治事件。后朱厚熜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采取厘革宿弊、振兴纲纪等改革措施,下令退还一些被侵占的民田,汰除军校匠役10万余人,史称“嘉靖新政”,得到朝野上下的拥护。但朱厚熜后期迷信方士、浪费民力的行为,不仅使“新政”未能彻底实施,反使国势日趋没,政治和经济都出现了深刻危机。1542年,爆发“壬寅宫变”,朱厚熜几乎死于宫女之手。此后的朱厚熜迷信道教,祈求长生不老,长期不视朝,由严嵩执掌大权。同时蒙古俺答汗长年寇边,甚至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倭寇也侵略东南沿海。“南倭北虏”始终困扰着嘉靖一朝,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朱厚熜于乾清宫去世,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12,明穆宗朱载坖(又作“朱载垕”,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号舜斋,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7年2月4日—1572年7月5日在位)年号隆庆,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为孝恪杜皇后。

嘉靖十八年(1539年),朱载坖受封裕王。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庄敬太子朱载壡无子而薨,按次序应立朱载坖为皇太子,但世宗始终未立新储,其弟景王朱载圳亦觊觎皇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朱载圳死。翌年十二月(1567年1月),世宗驾崩,朱载坖才得以登上皇位,改元隆庆。他在位期间,将政事委任徐阶、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阁臣,兴利除弊,又重用谭纶、戚继光、王崇古等帅才,加强边防。经过一番整顿,国势有所起色,实现了隆庆开关和俺答封贡两件大事,为万历中兴的局面奠定基础。但他本人则纵情声色,导致身体每况愈下。

隆庆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572年7月5日),朱载坖驾崩,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葬于十三陵之明昭陵。

13,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自称禹斋,。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母为贵妃李氏。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6岁被立为太子,并于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即位。因明王朝政治腐败,财政枯竭,危机四伏,朝事主要依靠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其在内政方面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饬,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练兵。朱翊钧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后因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上朝。[127]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后金政权建立,并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攻占抚顺,挑起后金与明之间的战争。朱翊钧力主挞伐,次年明军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岸)惨败,此后明对后金取守势,无力进攻。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神宗病死,葬定陵

14,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9月7日-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与孝靖皇后王氏之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

朱常洛生母王氏出身低微,且一直不为明神宗所喜。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驾崩后,正式即位,年号泰昌。在位期间,任用贤臣,革除弊政,积极改革,罢除矿税、榷税,拨乱反正,重振朝廷纲纪。但因其“惑于女宠”“导以荒淫”。于泰昌元年(1620年),病中服用内官崔文昇所进之“红丸”后驾崩,享年38岁。

朱常洛数十年间饱受神宗的漠视与郑妃一党的欺凌,战战兢兢的人生更使其形成了懦弱阴柔的个性。直至继位为帝之时仍受郑妃与李选侍的影响和控制,这为后来的“红丸案”“移宫案”埋下了伏笔。他的离奇暴崩也为其子明熹宗朱由校留下一个剑拔弩张、分崩离析的统治集团。《明史》曰:“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15,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光宗朱常洛和孝和皇太后王氏之子。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年号天启。

朱由校性格荒唐怪异,耽于逸乐,无心朝政。他一生重用阉党,致使乳母客氏与魏忠贤专权,祸国殃民。朱由校在位期间国内社会矛盾激化,辽东边境的危机也愈发紧迫。朱由校重用东林党人,并下诏为张居正等罪臣平反,录方孝孺遗嗣,优恤元勋,给予祭葬及谥号。这些措施使得天启初年一度出现“东林势盛,众正盈朝”的政治局面。朱由校虽然没有接受皇太子、皇太孙或藩王级别的皇室教育,但他并不是世人所传的“文盲皇帝”。

朱由校一直坚持参加经筵日讲,且具备相当的政治与文化素质,对于客氏、魏忠贤一党的活动也有所警觉和防备。1625年5月,朱由校于游玩中落水,遂至惊吓成疾。1627年5月,旧疾复发,是年驾崩,年23岁。

16,明神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

天启二年(1622年),朱由检受封信王。五年后,熹宗无嗣而崩,朱由检奉遗诏继承皇位,改元崇祯。他即位之初,就铲除了权宦魏忠贤及其党羽(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力图实现明王朝的“中兴”。他任用袁崇焕对付割据辽东的后金政权,后金不但没有削弱,还于崇祯二年(1629年)冬攻入塞内,包围北京,虽然撤离,但此后五次入塞劫掠,并陆续攻克山海关外的大凌河、松山、锦州等明军据点。明朝陕西和河南等地连年天灾,引发明末农民起义,明廷剿抚失宜,导致其中的李自成、张献忠两部坐大。朱由检频繁更换内阁辅臣,先后诛戮袁崇焕等18名封疆大吏,并起用洪承畴、杨嗣昌、卢象升、孙传庭等解决内忧外患,但终归失败。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兵临北京,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今景山)。清军入关后,为他上庙号怀宗(后取消),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端皇帝(后改愍皇帝),葬于思陵。南明弘光政权上庙号思宗(后改毅宗),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隆武政权改庙号为威宗。

朱由检自谓“朕非亡国之君”,将亡国归咎于“诸臣误朕”,后世亦不乏对他的同情与肯定。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朱由检志大才疏,存在刚愎自用、急躁多疑等性格缺陷,对明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869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716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6,223评论 0 35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9,047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8,089评论 6 39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839评论 1 30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516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41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920评论 1 31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52评论 3 34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79评论 1 35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68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522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70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86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87评论 3 37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62评论 2 35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