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一过,元宵节就接踵而来。西方的情人节刚刚过去,元宵节作为中国的情人节紧随其后。昨天评估工作,快结束时才反应过来是元宵节,也没有办法让大家提前结束工作了,归程见到了芳村一路上的黄花风铃木,很应景。
元宵节应该是中国古代女性最感兴趣的节日吧?由于中国古代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以“三寸金莲”为美,无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出来夜游观灯,甚至幽会谈情,所以元宵节在民间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也就顺理成章了。
正月十五赏花灯,游人如鲫,一年明月今宵多,从闺房走出来的女子怎能不在这个日子欢欣鼓舞,尽情挥洒抒发情感呢?西方的情人节是玫瑰和巧克力的节日,中国的情人节则是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节日,
在历代诗词歌赋中,文人墨客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领兵打仗的辛弃疾,也有着柔肠百结的时候,他的诗句描述元宵夜的情境。
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元宵节怎能不是中国的情人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 元夕》宋·欧阳修)大文豪欧阳修更是写尽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便家喻户晓。
以传说中的“三笑”风流倜傥著称的唐寅,则用“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来表达中国元宵节的浪漫情怀。
元宵节是中国古代难得的开放和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三寸金莲不出闺门的女孩子,元宵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赏灯也赏人。
记得有这样的故事,某年元宵节,一位官太太要出门赏花灯,老爷不让去,理由是家里的花园挂满了花灯,太太说“也想看看赏灯的人”,老爷怒“难道我不是人?”这位老爷还真不是人,起码他不解风情,元宵节赏花灯赏看花灯的人,多美好,何必看着天天生厌的糟老头?
中国人以前都把妻子或者丈夫叫做“爱人”,似乎妻子与情人、丈夫与情人是一体的,中国人的婚姻幸福指数是很高的。实际上并不如此,爱与不爱都叫“爱人”,这很怪异。现在这么叫的人很少了(年纪大的较多),二奶出现了,小三、小四也来了,是钱、权、性、欲还是爱,当事人才知道。
中国人谈恋爱的时候,情人是很浪漫的,结婚之后的情人则很暧昧,有可能是二奶或者小三的代名词,这就不美好。所以宁愿祝福我的朋友们元宵节快乐,而不是情人节快乐。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种情应该是广义的,宽泛的,而不是狭小的、暧昧的。元宵节的人月两团圆也诠释着元宵节的中国情人节的深刻含义:男欢女爱是情,游子归家是情,团团圆圆是情,孝顺父母承欢膝下更加是情,千万不可曲解了中国情人节宽广的内涵。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不管你在不在家人和亲人、友人身边,深深的祝福都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