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之前爱看亦舒,记得亦舒笔下写到孩子愿意用一个词--斗智斗勇。当时只觉得精准无比。
生娃之后再看到这个词,不能赞同,因为他是我的亲人,我们不是敌人,我没法,更加的不想和他斗智斗勇。
但是,我眼中太多的亲子沟通的状态确实比斗智斗勇更加可怕,
是——————对抗
你快点滴!!!上车!上车!快迟到了!
你给我转过来!有你那样打滑梯的吗?
怎么的?我说话不好使吗?
停!不许跑!把棍子给我扔了!
请自觉加上语气!
而今天早上做公交车,正好一位家长打电话的几句话也让我走了心:我就合计我天天这么说他,他怎么也能走点心吧!
可是我真的想告诉这位大姐的是:其实你儿子的耳朵早就屏蔽你了。(以后有机会来谈谈耳朵屏蔽这件事)
其实,不管你承认与否,这种亲子之间的对抗模式似乎或多或或少都会在家庭的沟通中出现,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很少的几次对抗模式之后,家长决定很好用,即搞定了孩子,又达到了目的,这样就频繁的用,当然我敢保证每一位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当你用这种对抗的方式和孩子沟通时候,我想问:你的方式里面有爱吗?你的孩子能感受到你的爱吗?
我今天提笔写下这个主题内心忽然出现了两个小惧怕:1是不是大家看了都会觉得我写的是别的家长,别家的妈妈,和我没关系。;2、大家会不会对号入座然后就觉得后悔不已,决定今天开始控制自己的情绪,发誓做个好妈妈。
所以,接下来就针对这两点来谈谈吧。
1,我说的可能就是看到改文章的你,也包括我,前一阵,有些压力,就出现偶尔对孩子喊的情形,只要嗓门一大,爸爸立刻问:吼什么?能好好说话不?我立刻好好说话。
当然如果你想确认我说的是不是你,有一点是可以帮助你来判断,就是事后回看一下,看看是不是刚刚我们的状态陷入了单方面有理,单方面嚷嚷的对抗状态!所以在这里还是要提示大家去感受,这里说的对抗状态并非是两个人吵架的状态叫对抗,这里说的对抗其实指的更多的是一种状态,孩子可能什么都没说(因为他说不过你或者他对你所说的太太太失望了)。但是孩子却瞪着你,不理你,但是请调用的的第六感,感觉空气里面有什么,如果你感受到了对抗————恭喜你,你的孩子生命里还蛮强的(我喜欢这样的孩子给我的挑战)。
如果你感受到的是无力,绝望,请停下来,感受孩子的感受。
别说我写得太飘,因为我相信,面对孩子每个家长都会感受,也都能感受到。相信我!我是认真的。
所以,朋友们可以留言,说说你都曾经面对的对抗状态,是偶尔对抗,还是常常对抗。
2,谢谢你的对号入座,当你敢于对号入座,我相信改变一定在你的心里发生了。
但是,不要后悔,内疚自责。当然如果这些真的可以转化成你的动力的话,你也可以后悔,内疚加自责。
其实我最怕听到的是——控制。我要控制我的情绪。
我想告诉大家——越控制,越失控。
我不想解释为什么是越控制越失控,因为你的行为就告诉了你,控制是行不通的。
其实你真正要学会的是如何表达,如何和孩子共同解决问题,记住:问题是你们两个人的,或者是孩子的,而不是你一个人的,当你把问题看成是你一个人需要面对的问题的时候,你就很容易进入冲突状态,而当你跳出来就会给自己一条通路。
还用不用我解释一下对抗状态带来的后果呢?简单的说吧,(似乎已经1000多字了)大点说,孩子为啥离家出走,因为和家里人是对抗状态,而他不想面对这样的状态。有朋友觉得我写的极端,好!退回来!
对抗状态是敌对状态,这样的状态会更加使你们的距离越来越疏远,甚至产生仇恨,而孩子和父母的血缘关系和他的自身而来的忠诚家庭的无声的使命互相交错挣扎,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内耗,和扭曲。
好吧!不举例了,血淋淋的案例不是没有,但是让我们以爱为起点,把爱带到交流里面,让爱在家里流淌。(别觉得是口号,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