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磨蹭的孩子,你应该带他去看看医生!儿童心理专家一句话揭露孩子磨蹭真相

上个周末在等地铁的时候,看到一幕:

一个妈妈咆哮说:“我不骂你,我管不了你,你看看老师怎么罚你!”

在她身后,是看上去才2、3岁、背着书包的可爱小男孩。当然,小男孩低着头,满脸沮丧不敢吭声。

妈妈看都没看儿子一眼,继续旁若无人地发泄:“7点叫你,结果磨蹭到8点才起床。8点半才洗漱好,早餐都来不及吃。现在好了,要迟到半个钟。

我不管你了,你自己去给老师解释为什么迟到!是不是妈妈没叫醒你,还是你自己拖拖拉拉?!最好老师罚你抄十遍试卷!”

从站台一直骂到地铁车厢里,从上车一直骂到下车。

很心疼这位小朋友,但对这位妈妈的烦恼我更有同感。

有心理咨询师做过一个调查:“你最不满意自己孩子的是什么?”结果,很多家长的第一个答案就是:磨蹭。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当我们不断提醒孩子要“快快快”的时候,你是以成年人的节奏带了他的节奏。

儿科医生和科学家已经发现,孩子是有自己的生理节律的,具体如下:

2岁半以前的孩子,完全没有“时间”这个概念。他们完全活在当下,没有过去的回忆,也没有未来的焦虑;

到了2岁半,孩子对“时间”“先后”这些词才有了初步认识;

2岁半到3岁,孩子的时间观念飞速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能分得清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4岁的孩子,能够描述出在幼儿园里干了些什么,但还不能具体说出在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事,这一点孩子要到5岁才能做到;

6岁的孩子更进一步,开始喜欢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但对于类似于半小时、20分钟之内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他们没什么感觉;

7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分得清时间了,却是他们最磨蹭的时候: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面,其实还没有接受在特定时间做特定事情的节奏。

所以,磨蹭其实是孩子的必经阶段。作为家长,应该引导着孩子的节奏,一步一步感受“时间”、感受按时做事情的规律,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让孩子告别拖拉磨蹭的毛病、养成高效学习习惯,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父母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来养成,就像经常有妈妈问:如何才能对孩子进行系统、科学的学习习惯训练呢?

我们推荐《怎样说孩子才会听》父母课程,讲师林君翰老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