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次写了一年的成就事件,而今年打算以一个月为单位,每个月都写一份成就事件,记录自己所做之事。
教学工作+科研工作
1 完成期末考试期间的大量任务:面试考官、期末考试考务、批阅大外和英语语法试卷、登分、试卷分析、监考等大量的工作。
2 语法备课。因为语法教材是新版,因此在期末考试期间以及寒假里,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备课,首先抄写课本上的练习的答案,抄写笔记,修改课件等。先把基础工作做好,等到下个学期每周再更细致地备课。
3 百日外刊阅读,一天不落地每天学习,听课,完成练习,打卡任务,(没做笔记),持续了37天,写了一篇复盘文章(见昨日文章)。每天至少25-35分钟。
4 给带班主任班级的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写了一封信,并且拉了个小群,每日晚上汇报一日学习和生活,对彼此的了解更多(不过,最近今天只有我自己汇报了,学生们都不冒泡了)。
5 论文写作,记录灵感碎片,拟定论文框架结构。
6 参加icorrect的15天改错项目。
7 带领着大外的两个寒假学习小组,一个是朗读,一个是新闻阅读,整整21天,和他们共同学习。这个活动每天花费时间相当多,至少1.5-2个小时。
阅读了几十篇新闻。朗读了“清晨朗读会”21篇文章,并打卡。
第二、三周开始每天看完新闻和朗读文章之后写英语感想和反思,至少200词。
给每个学生的小结点评,鼓励她们。
撰写每周复盘小结,记录和总结一周学习过程和收获。
个人成长
1 写作31篇,全部发布在简书上。包括各种内容,如读书,个人实践、活动、学习等。
公众号更新5篇。
平均每天花1-2个小时在写作记录上。
其中,《<个人战略>总复盘》被古典老师转发,阅读量达到了600多。
2 参加一个社群运营实战营学习(三周学习),其中每天听课,写笔记,担任一天的临时小班长,并语音分享学习感受和自我介绍。
3 参加“得到”的陈海贤的“21天自我突破”学习。
4 参加口才演讲8天学习和打卡。
5 看各种公众号文章,如连岳、温言、辉哥奇谭、阿何有话说等。
还有一个小伙伴的文章,每天阅读,并且每天留言已经2个多月了。
6 看“得到”专栏,包括《马徐骏·新知报告》、《财富自由之路》、《超级个体》、《自我发展心理学》《王烁30天认知训练营·2019》等。
阅读书籍
1 刘未鹏的《暗时间》
2 吴军的《态度》,录读书籍《态度》从序言到第4封信(5个音频),并发布在录读成长学院的知识星球上。
3 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4 每天阅读心理学书籍(已读《这才是心理学》,正在读大部头《心理学与生活》)并写作业。
讲座
1 听剽悍一只猫的《破局》。
2 听李笑来的《我的2018》。
3 听Scalers的成长大课和答疑。
人际交往
1 和同事一起吃饭,聊天。
2 和同事交流工作、育儿、八卦等。
3 参加院系内部的茶话会。
(正值寒假期间,和同事的交流很少。)
家庭生活
一、大量时间陪伴女儿
1 每天带孩子学习《大猫》英语,已经学习了10课了。每天见缝插针地和她复习所学课文,能够熟练掌握简单的课文。课文比较简单,每一本书只有6句话,有时就是6个词,她也比较能够接受,有成就感,没有挫折感。
2 连续6天接送孩子上画画兴趣班。
3 每天陪孩子玩游戏,如妈妈和宝宝(我扮演孩子,她扮演妈妈;我扮演医生,她扮演病人;她扮演老师,我扮演学生等),孕妇,玩巧虎的各种游戏和玩具,猜谜语、脑筋急转弯、词语接龙、讲故事等等。
陪她听钱儿爸的各种故事,如《超级西游记》、画画、做手工、涂颜色等。
指导她写字、学拼音、复习古诗、唱歌跳舞等。
陪伴她在小朋友家玩。
带领她逛超市等。
和她交流看过的各种动画片和电影,如《小马宝莉》和《哈利·波特》等。
自从寒假开始,每天陪娃的时间大概是3-4-5个小时不等。
二、其它方面
1 定期打扫卫生,整理房间。
2 新年购物。
3 其它新年事务。
娱乐休闲
1 听同事参与的古琴音乐会。
2 看了4本网络小说,耗时22个小时左右。
3 听古风音乐和热门流行音乐等。
4 看了一堆热门的短视频。
5 每天都看电影、电视、综艺节目方面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