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这本书的目的在于指导人们如何获得幸福的生存。
所谓幸福的生存是指:我们之所以依恋这种生存,只是因为这生存本身,而非因为恐惧死亡,而且我们迫切地希望这生存能够用于延续下去。
1、决定人命运的根本差异可分为三类:
- 人的自身:也就是最广泛的人的个性所具有的东西,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以及潜能。
- 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也就是人的财产和其它占有物。
- 人对他人显示出的形象:可以理解为人在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也就是他人对这个人的看法,包括名誉、地位和名望。
2、一个人的幸福,乃至他的整个的生存方式,最根本的就在于他自身的内在素质。
这种内在素质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获得内心的幸福,这是因为人内心的快乐和痛苦首先产生于人的思想、感情和意愿。而人自身之外的一切事物,都只能间接地影响人的幸福。
3、一个人的世界是浅薄无聊的,还是丰富多彩、充满意义和趣味的,都是由他的头脑所决定的。
比如,很多人羡慕别人总能在生活中遇到有趣的事,而实际上他们羡慕的应该是后者所具有的理解事物的能力。
愚笨的读者羡慕的是诗人拥有的丰富多彩的经历,而不是诗人所拥有的超凡的想象力。
与此相同,对于一个气质忧郁的人来说是悲剧的情节,在乐天派看来可能是一场有趣的冲突,而一个思想麻木的人则会认为这件事无关紧要。
4、对于人的幸福和快乐来说,主体要比客体重要得多。
人的健康之于其他一切外在的好处都具有压倒性优势,健康的乞丐甚至要比生病的国王更加幸运。一个健康、良好的身体以及因此得到的宁静、愉悦的心性,活跃、清晰、能够正确而深入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平和、有节制的意欲以及由此带来的清清白白的良心——所有这一切都是地位、财富所无法取代的优势。
象牙、大理石、绘画、银盆、雕像、紫衣,
无数人认为这些东西必不可少,
但也有人并不为之所动。
—— 贺拉斯(古罗马诗人、批评家)
5、对于我们的生活幸福来说,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我们自身的个性,这是因为个性在所有场合都在起作用,它是恒常不变的,且不会被他人夺走。我们在选择社会地位、工作和生活方式时,必须与我们自身的个性相匹配。
就像在你诞生到世间那一天,
太阳处于跟行星相对的位置上,
你就要从此而且继续不断地,
按照你据以起步的法则成长。
你必须如此生存,无法摆脱,
女巫们和预言者都曾这样讲;
任何时间、任何权利都不能打破,
这种生生发展的铸型。
—— 歌德
(虽然不认同,但觉得写得挺美的)
6、财富所能满足的只是人最基本的自然需求,而对于我们真正的幸福却并无太大帮助。相比于财富,人的自身对于人的幸福来说更为重要,虽然如此,但普通人对财富的追求要比对精神情趣的追求更为拼命。
7、幸福属于那些能够从自身获得乐趣的人,原因在于,幸福快乐的外部源泉,在本质上都是不确定的、短暂的、被偶然所限制的。所以,哪怕在最好的情况下,它们都可能轻易消失。
我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说“这世上所有的成功学心灵鸡汤作者加在一起都不配给叔本华提鞋。”
我只能说,我又被标题党骗了。
也许在19世纪的时候可以这么说,但在21世纪的我看来,更多的是陈旧、过时、充满偏见的观点,且论述的逻辑也很不严谨。作者似乎想采用逻辑学推理的方式来使得文章看起来有据可依,以对其人生的智慧进行合理化,但论述的方式却往往采用极端化而忽略了介于两个极端中间的平衡区。而且我也无法认同他所说的人的内在是不可改变的这一观点,这里面有着宿命论的意味。
不可否认,书中的一些观点,对于这个人们沉迷于追求财富、名望、地位、享乐,而忽略自身内在精神需求的世界来说,确实有一些警醒的作用。
总体来说,这本书更像是叔本华式的人生智慧,要批判性地看,不要一股脑的全都接受。如果你先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再来看这本书就更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