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9我的阅读史

说起阅读,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但说起阅读史,不知道你是否熟悉?史总让人感到厚重、庄重,前面加上我的二字,其实我是有点心虚的。

既然说史,就得追溯到萌芽的阶段。那时候我约莫七八岁,上小学不久,发现家里有本小人书,讲述的是关于越南胡志明市的一个抗击美军故事,我今天上网查了一下,试图找到书名,但发现根本没印象

因此我假设就是这一本


那我为什么说这本书呢,是因为书名忘了,作者忘了,故事也忘了,但这本书依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点燃了阅读的种子,那黑白的线条画,画面下仿佛现在依然可见的一行行文字整齐有序的排列着——哦,原来书是这样的。

印象中的第二本书是堂哥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大众电影》杂志,每一期都有那时候的明星,穿着好看的衣服,留着那时候最时髦的发型——或长辫或卷发,就像这样


这本杂志让我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三本书,名字叫《红岩》,这是一本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61年12月首版。

《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红岩》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


被轰动的人里面就有着小小的我。里面的英雄人物江姐,许云峰,小萝卜头,我的心随着他们的命运而紧张、恐惧、勇敢、悲痛,我发现他们是那样伟大,可以为了他人的幸福而受苦、受难却决不妥协。至今犹记得江姐的十个手指被插入竹签,许云峰坐上老虎凳,小萝卜头在渣滓洞院子里谈着自己就要去坐飞机的兴奋、全然不知那是一趟赴死的飞机。而那个叛徒浦志高,当然被我钉上了心灵的耻辱柱。后来考大学,我去了重庆的一所学校,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那里有书中人物江姐等战斗过的地方歌乐山,有他们被囚禁、严刑拷打和英勇就义的地方渣滓洞、白公馆。当我走进那些地方,仿佛看见几十年前的他们,如何衣着褴褛又如何慷慨激昂,仿佛看见他们用手悄悄挖着通往自由的密道,也仿佛看着他们在倒下的最后一刻脸上露出了微笑。那个装疯的华老头华子良,我好像看见他在集中营的一角,一边傻笑,一边注意着敌人的行踪并暗暗记着今天又有哪些新被捕的同志。

也许你说这本书、这些人,离我们的生活这么遥远,读它的意义何在呢?是的,这些人都已经远去,甚至这本书也很久不见了踪影,他们都留在了过去,可是过去是什么呢?过去不就是现在的过去,现在不就是过去的未来吗?过去和现在,他们不就是一个整体吗?他们原来不分彼此。

就犹如读书的我,曾经和那些人物在书中同呼吸的我,和现在站在台上演讲的我,不也是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不也是一个整体吗?

回首阅读之初,那小小的三本书,他们仅仅是浩瀚文海中的小沙砾,但于我,那是全部,他们对我很重要。那亲爱的,什么书,对你很重要呢?欢迎你花时间记起他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代师者楷模张桂梅校长,头贴在江姐扮演者肩上的图片刷了屏。看到这张照片,我的心瞬间破防。 张校长心中的英雄是江姐。...
    舍得918阅读 1,681评论 3 10
  •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全国解放前夕,在黎明前的至暗时刻,以许云峰,...
    槐尘阅读 2,168评论 3 36
  • 当这本《红岩》拿在手上的时候,我感到沉甸甸的,不是因为那本书自身的重量,而是它那革命精神使我敬仰:孙明霞、李清竹、...
  • 11月份,我班师生共读《红岩》这本书。 共读之前,我先给学生介绍创作背景:红岩的作者是罗文斌,杨益言。罗文斌于19...
    叶凝馨阅读 1,388评论 0 1
  • 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推荐了《红岩》。 这是一本值得好好去看的书,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我已经不记得我曾经看了多少遍,...
    吴老师教语文阅读 820评论 9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