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发展心理学家曾说,如果给他个机会,在小婴儿大脑里停留5分钟,体验下2岁孩子的世界,他愿意献出一切学位和荣誉。
你是否也如我一样好奇,我们在婴儿时期,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只有零散的童年片段,和一大段记忆空白?为什么孩子比较好“哄”?为何孩子学东西总是那么快?
读了高普尼克的《宝宝也是哲学家》,我窥得一些答案,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
宝宝们都在忙啥?
宝宝们在忙着构建世界的因果关系图。就像你来到一个陌生城市,有了地图,你才知道你现在身处何处,如何到达目的地。
虽然大卫·休谟早就说过,一件事怎样导致另一件事发生,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我们所能够获知的,仅仅是一件事常常紧随着另一件。但就是这种不确定的“因果关系”,得以让我们在世界有序前行。
比如,闹钟响了,我们要起床上班,上班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买食物,有食物我们才能生存,买食物要排队,遇见不排队的人,要使劲瞪眼睛......
如果成人已经拿到的是世界地图,那在宝宝们手中的,恐怕只能算只有6个足球场大小的梵蒂冈城地图,宝宝们焦虑,不知所措,恨不得每时每刻都能扩大自己的认知版图。
结果你看到了,孩子开始四处探索,醉心于触动开关灯会亮、杯子摔地上会响的因果关系日常。还有在大人眼中无聊的重复性游戏,反复拨动水龙头,把纸从盒子里一张张抽出,把妈妈包里的东西掏个干净,好像怎么也玩不腻,始终充满好奇。
当这些无法满足他们时,孩子就会动用反事实武器。
所谓反事实,就是想象“可能、也许、应该”的世界,比如飞机没赶上,你会在心里骂自己,要是再早点出发就好了。比如想要多拿年终奖,你会想,现在要开始更努力些了。
观察孩子,如果他们够不到掉在沙发底下的玩具,会去找更长一点的工具。赖在洗澡盆里不愿出来,他会和你说拜拜。等到再大一点,开始热衷玩过家家的假装游戏,如果打翻了想象中的碗,要拿出纸巾来擦擦。
不要小看反事实,进化论认为,正是人类拥有的反事实能力,让我们得以改造世界,改变未来。
心理因果关系建设也没停
除了物理世界,孩子心理因果关系图也在完善。对妈妈笑,妈妈会回以微笑,大哭,妈妈会抱起安慰。再大一点,孩子还学会了揣摩别人的心理,以及撒谎。
西兰花在西方世界是个神奇的存在,大家都认为它是好东西,又十分讨厌去吃,坚持吃它,似乎是精英和自律的体现,孩子也不例外。
实验人员把一盆西兰花和一盆金鱼饼干摆在孩子面前,表演自己十分热爱西兰花,痛恨金鱼饼干。现在,实验人员问孩子要点吃的,14个月大的孩子,会把他自己喜欢的金鱼饼干给实验人员,而18个月大的,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喜欢吃西兰花,但还是会把西兰花给出去。
孩子学会了根据你的喜好取悦你。
为了不惹你生气,或者逃避惩罚,孩子还学会了撒谎。
实验人员告诉孩子不要看盒子里的东西,然后走出实验室。没有哪个孩子会抵住好奇不看。等实验人员回来,问孩子看盒子里的东西了吗?孩子一般会说没看。但你问他们盒子里有什么,孩子又会兴高采烈地回答。
这种把脑袋藏起来,身子露外面的乔巴式捉迷藏,到孩子5岁才会改变,形成有效的骗人。
所以,遇到孩子撒谎,也别妄断孩子品质出了问题,人家在忙着发展智慧呢。
高普尼克说,对于人类这种社会性动物而言,理解他人能做什么,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比认识和改造物理世界更重要。
学习能力怎么来的?
贝叶斯是18世纪英国数学家,他的主要观点是:学习就是认识各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要不断猜测、试探、调整猜测,观点随事实发生改变,最终接近真理。
而宝宝们好像天生就是数学家,一出生,大脑就预装了统计和实验模块,像科学家一样算计着概率。
比如实验人员向孩子展示2个积木,A积木放到一个设备上6次,2次成功让设备亮了起来。B积木放了4次,有2次生效。询问孩子,即使不会做加减法的孩子也知道,B积木比A积木更有效。
比如语言的习得,如果妈妈说话,一个字总是和另外一个字连在一起出现,那它们应该就是一个固定词语,下次我也说出来试试。
又比如孩子只会对少数照顾人产生依恋。但宝宝在1岁前,对谁都会微笑,谁抱都可以,但当他们发现,只有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会对他们的微笑回应,会满足他们的需求,会牺牲睡眠、时间、精力来照顾他,他也就完成了对爱的统计分析。
什么行动会受到阻止?哪些行为妈妈会生气?为什么这次妈妈没生气?生气是什么表情?在猜测、试探、调整的实验中,孩子完成了学习。
当小婴儿什么感觉
成人的世界里,意识总是投向固定的地方,比如读一本书,或者写个文件,当注意力十分专注时,周围的世界好像消失了,你进入了心流状态,只留下聚光灯一样的意识,精确的探照着你要做的事情。
当彻底习惯某事时,意识好像消失了,比如开车,你不会意识到要如何怎么操作,反而可以有时间听听歌。
又比如明明你老婆很美,但你习惯以后,你竟然无意识了,就像“不知妻美”的刘强东。
只有发生变化,你的意识才被唤醒。康德每天下午三点半准时出门溜达,小镇的居民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甚至用康德来调校自己的表。某天康德没出门,小镇居民还会怀疑,是不是自己表坏了?
孩子的注意力像灯笼,散射在四周。比如你觉得他并没有关注你,在专心做事情,但你的一举一动,却逃不过孩子的眼睛。
又比如天都黑了,孩子还趴在鱼池边不肯回家,你祭出“转移注意力大法”,提出去看小兔子的建议,孩子马上就会跟你走。
这不是孩子注意力有多糟糕,孩子的大脑构造,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模式。
我们集中注意力时,大脑会释放一种叫做“胆碱能递质”的化学物质,它会让神经元更好地工作,变得专注。香烟中的尼古丁,就是模仿这种化学物质的作用。
神经元全部工作太耗能,大脑同时还会释放抑制性递质,激活有抑制能力的神经元,让大脑其他部位休息。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就是这个道理。
而孩子的抑制性递质只有一点点,他们的大脑,就像浸泡在胆碱能递质当中,毫不设防,向各种可能性敞开。只有当前额叶皮层逐渐发展了,孩子的开放性大脑受到抑制,他们的心智模式才会改变。
或许,这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孩子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会多种技能,所以大脑必须保持开放。等他们长大成人,需要专注解决各种任务时,大脑被理性接管,多余的神经元连接被剪除,只留下经常使用的。
儿童的记忆究竟是怎样的?
我们回忆童年,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某些生活片段,就像站在上帝视角,播放DVD一样,但如果这是我们的记忆,应该是像VR一样,我记得的,应该是我看到的啊?
记忆欺骗了我们吗?
研究表明,3岁以下的孩子,无法记住记忆的来源。如同《谍影重重》里的马特达蒙,大脑受伤以后,格斗技巧还在,但就是想不起来从哪里学到的了。
你告诉3岁的孩子抽屉里有个鸡蛋,过一会再问孩子抽屉里有什么,孩子会准确回答鸡蛋。但如果你再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孩子就答不出来了,有可能告诉你,是他自己看到的。这种情况,要到5岁才能改善。
问题的关键,是孩子缺乏提取记忆的线索。他们不是没有记住,如同摄像机,这段经历孩子拍摄下来了,但没人告诉他要从哪里回看。
生活中会有这样的场景:比如妈妈问孩子,今天都干啥啦?孩子会说,啥也没干啊。妈妈又说,我们不是去动物园了吗,孩子说,对对,我还看到大象了......
妈妈是一个线索提供者,另一个提供者,就是孩子自己。只有孩子的语言得到发展,孩子可以在内心中与自己对话了,告诉自己今天发生了什么,这段记忆才会重现。
为何孩子的大脑被设计成记不住信息来源?这与孩子需要尽快完善自己的观念有关。如果你想抛弃错误观念,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忘记自己从哪里学到这个观念的。
小结
宝宝的思想与感情,与成人相比,完全是另一个世界。他们的如上特点,也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他们。
比如,孩子在构建因果关系图时,我们不但不要阻止,甚至还要提供和创造环境,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这个世界。自以为是的教育,远不如给他们提供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孩子自己就会成为搜索答案和解决问题的专家。
比如,面对孩子撒谎、注意力不足、记忆力差这些我们眼中很严重的“问题”时,想想孩子的心智发展规律,就不会大惊小怪,反应过度,揠苗助长了。
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提供必要的成长环境、问题和目标,剩下的,就交给宝宝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