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人》《生命之歌》| 若抑郁不妨一读

科幻题材我一向读得不多,之前读到王晋康的《海豚人》,大有惊艳之感:

当地球不再适宜人类生存,仅存的潜艇中的人类,如何保留下生命的种子并繁衍生息?当基因改造之后的“海人”被证明并不足够强大,仍然不能在新的环境中强盛起来的时候,外观上显得更“离谱”的“海豚人”成为另一个技术上可行的选择。

海豚人的样子,根本不像“人”,可是他们更强健,更适宜灾变之后的生活环境,能够迅速繁衍壮大。并且,他们拥有人类的思维,人类的感情,人类的喜怒与哀愁,并且根据新的环境建立了新的社会伦常。那么我们是否能接受?我们是否能认同这就是人类的成功延续?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遥不可及的设定,却让人禁不住思考:人之所以为人,标准在哪里?要依据什么,才让我们确定这个生物还是“人”,是与我们同一族类?那时我的答案是“伦理”,因为海豚人和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他们内部存在礼教、仪式,这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最近,我又一次陷入危机和焦虑感。常有举目四望心茫然,四面困境步维艰之感。静下来的时候,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别人看起来都那么正常,我却把自己的牌打成这样而且陷入抑郁根本出不来?

甚至我还想,如果我没有家人和爱人,不需要担心给人带来痛苦和麻烦,那么我便结束生命,又会如何?……不敢想下去,就只能把自己放进很忙很忙的状态。于是在又一个无眠的夜晚,我重新读了一遍《海豚人》。

这一次,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答案,我想是“远忧”。我种种的危机和迷茫,也算一种远忧的产物吧,抑郁,不是我的罪孽啊。


也很巧的,假期又读到王晋康的另一部作品——《生命之歌》,读着读着,不自觉竟已经热泪盈眶。

《生命之歌》,讲述了科学家孔昭仁经过多年努力,成功创造了一个生物机器人“元元”,以孔家小儿子的身份和孔家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为了元元能够正常成长,一家人都对元元隐瞒了他的机器人身份。但在元元五岁之后,他的身体生长和心智发育都忽然停滞了,而孔昭仁也从此性情大变,变得十分阴郁……四十年过去,元元的“姐姐”孔宪云已届中年,而元元依然还是五岁的“傻弟弟”模样。孔宪云的丈夫朴重哲无意中发现了生命的密码,让元元真正的“活”了起来……

这样的题材,难免会触碰到一个深刻又玄妙的问题——“生命的密码”究竟是什么?

在《生命之歌》中,生命的密码是“求生欲”和“繁衍欲”。——想要活着,害怕死去,想要将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想要让族群繁衍。而机器人,不会害怕危险和死亡,没有情绪的波动,一切都由程序预设,遵循指令。也不知道这算是优点亦或是缺点,但必然是它与人的最大区别之一。

一卷生命之歌的乐谱,让朴重哲“启动”了元元的求生欲和繁衍欲,却意外引发了一场爆炸。朴重哲抢救无效离世,而通过技术修复的元元出于繁衍欲,真正“活”了过来,想要将生命赋予更多的机器人和计算机。

孔昭仁和孔宪云,因朴重哲之死陷入巨大的悲痛中,但父女二人也相继意识到,当元元的求生欲和繁衍欲觉醒,机器人终会走向人类的对立面,争夺生存繁衍的利益。是否要亲情和理智的斗争,让抉择变得至为艰难。

作为陷入抑郁焦虑情绪的人,我在阅读中反复问自己,如果活着本身就是意义,你还想活着吗?你真的不再有活着的欲望了吗?

或许现在ending还是太早了吧。或许生而为人,我不该辜负奇妙的求生欲才对。

那么就活着吧,希望早日找到奋战的方向,有滋有味,投身奋斗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家里来了很多人 奶奶 姑姑 表姐以及舅舅一家子都来了。爷爷自从摔坏了腰就一直躺在床上了 一动不能动的 不能起来...
    自己也很好阅读 1,517评论 0 1
  • 地铁站里,一男人手捧大束桂花,上边有绿色的新鲜的叶子,配着碎碎的黄色的小花。每到这个季节,上海还是让我喜欢,这种空...
    幽谷百合_cd87阅读 3,663评论 0 0
  • 梦。 口渴极了。 这样一行字挨一挨二冒出来,仿佛蛰伏许久的疹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一...
    scumalapert阅读 2,622评论 2 4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