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4 星期五 北京
自我隔离期间,也是看书的时间。外出时很难有时间看书,或者说很难认真看书,吃饭的时间很长,有时还要喝一点酒,回到酒店就想睡觉,书翻两页就看不动了。要想有效率的看书,只能是待在家里,现在又在自我隔离期间,没有别的事情做,只能是看书了。
找了一本看了几次都没能看完的书《饮食人类学》,彭兆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第一版。几次没看完主要是写的太学术了,而且逻辑性太强,是那种需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才能稍微看明白一点的书。上学时曾经在选修社会学时接触过饮食人类学,只是那时这门学科还没有独立出来,混在社会学课程中。
这种书在学校时可以读下去,离开学校太久了,太久没有看那种逻辑套着逻辑,概念连着概念的书籍了,很难进入作者的语境逻辑,所以看起来既费力且能够get到的点也不多,引不起共鸣,经验也无法验证,这样的书看的实在太累了。可是,要想更深刻的了解理解饮食种种,这样的书是必须要看的。我们每天都要吃饭,每天都在与各种食物打交道,花样的主食,丰富的副食,不同的菜系,还有西餐、日餐、印度菜,有些我们喜欢,有些我们不喜欢,我们可以说它好吃,也可以说我不习惯这种味道,面对食物,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反应呢?表面上看是饮食习惯问题,深层有着更多的文化意义。要明白饮食背后的文化意义,就需要看一些诸如《饮食人类学》、《食物语言学》、《味的世界史》这类的书籍。《风味人间》第一季的有一段解说词说:“环球同此凉热,边界逐渐模糊。然而,地球上多元的风土,依旧定时守信,孕育出多彩的食物,以古老的方式,静默的力量,帮助我们在日趋雷同的日常生活里,辨认对方,看清自己。山川依旧。风味,不改。”人类饮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饮食的认同有对‘根’的认同感”,(彭兆荣《饮食人类学》P123)对于我这种无法脱离社会的忙碌者来说,食物的文化含义尤为重要。“不同的人群通过自己的饮食文化找了自己的‘家’,找到自己的‘根’,找到自己的文化认同。”(彭兆荣《饮食人类学》P123)我们因着食物,“辨认对方,看清自己”,因着饮食习惯,中国饮食分出了诸多菜系,知道、明确我们是中国人。能够明白这些,大概就是看那些不是那么容易看懂的书的意义吧。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提倡人们阅读。书是每天都读的,即使出差时效率不高也是每天都要看上几页的。看不了学术书籍,就看些散文、小说,我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30页,一年下来10000页,大概是30本书的样子。如果算上小说,估计要超过这个数字。即使是这样,家里还是有一堆书买来后就没有动过,看到暑假桌子床头的那些书,就想着快点看多看几本。忙碌的时候时间少,现在有时间了,这段时间就多看几本书吧。
在家看了一天书,晚上去吃了日本料理。虽然怕糖,可是芝麻冰激凌太好吃了,没忍住,吃了一半。一个年轻的朋友说最近胖了,戒烟戒酸奶,酒少喝,我说,年轻时还是由着性子活吧,不然这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