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衣敝缊(yùn)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白话】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着狐貉皮裘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惭愧的,大概就是由吧。《诗》上说不嫉妒、不贪求,怎么会不好。”子路听了就经常念着这句诗。孔子说:“这样固然是正途,但是还不够好呀。”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子路,子路的志向是他的车、马、衣服都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子路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特别乐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朋友,即便最后被对方用坏了,他也觉得没有什么遗憾。
而他也真的做到了这一点。比如说,当朋友有需要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棉袍借给朋友,即便给对方穿坏了,他也不会责怪对方,而是自己拿回来再穿。
子路重视朋友的交情远远超过重视其他财物,他对于自己吃什么、穿什么并不讲究。这正好做到了孔子所说的“士志于道,不以恶衣恶食为耻”的要求。
子贡曾经请教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比不上“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是标准的思考模式。
意思是从贫穷不要谄媚,富有不要骄傲,要转向贫穷并以道为乐,富有并爱好礼仪。这才是正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也是孔子的教育理念。所以人要学会先从不做不好的事开始,再要求自己去做更好的事,这也是孔子对子路很高的期许。
子路能够做到这一点,说明了这与子路的性格有关。子路的口才并不出众,但是子路的个性是非常的刚正果决。
所以在他当判官的时候,就像包青天一样,大家都不敢在他面前讲假话,他只需听到对方的一面之词,就可以对事实加以判断,这主要是判断讲的是不是真话。
子路得到过孔子很多次的称赞,但是孔子希望他更好。不要因为刚走上了正途就停下了脚步。
人格的成长是永无止境的,修炼自己是一辈子的事情,孔子就是最好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