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201节情商课第54节读书笔记
今天我们来讲,如何运用情商的力量,来帮助我们练习换位思考。
第一个重点,在与对方接触的过程当中,要有能力掌握对方的情绪当中,当下最强烈的那个点。我们在网络上或者去实体店面买东西的时候,很常遇到卖家强调的是这个包包哪个明星用过,对我们这些顾客来说,如果能够借由购买这个行为,就能跟某个明星产生这样的连接,或者幻想跟某个明星过同样的生活,这是我们当下的情绪最优先的重点。如果卖方知道了我们这个情绪的重点,很容易就能够成功地把东西卖给我们。
情商课从第一堂课开始,就是在教我们怎么认识情绪。而认识情绪,当然包括认识自己的情绪,以及认识别人的情绪。
要运用我们的高情商来锻炼自己换位思考的能力的第二个重点,是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情绪这个东西说起来虚无缥缈,可是也最真实。虽然根本看不到,摸不到,可是却每一秒钟都困扰着我们,纠缠着我们。要抓住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想象力非常的重要。研究情商的人研究的是人的心理,没有办法做非常严谨的实验。可是每一次发生事情的经过,是人类的经验,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累积经验,来推论人到底在想什么。我们归纳、分析人过去的行为,想要能够证明我们在情商方面根据想象力所找到的理论。这种想象力,我们也可以把它用在换位思考的练习上。
所以建议的第二个练习的重点,就是对我们熟悉的故事,我们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比方《西游记》的故事,我们不再采用孙悟空这边的角度,而换着采用妖怪的角度,换着采用玉皇大帝的角度。这些角色的角度都没有被发掘过,因为作者没有兴趣理解这些人的内心在想什么。我们一旦发挥想象力去想,孙悟空在大闹天宫的时候,玉皇大帝是作何感想? 或者在《白雪公主》的故事里面,那位制作毒苹果的母后又在想什么?这样子一路想下去,虽然未必会有什么具体的结果,但是非常有趣。重要的是,透过对这些熟悉的故事重新一次不同角度地解读,我们能够练习我们的换位思考。这样的练习能够帮助我们,不管是在谈判当中或者是沟通当中,比较能够掌握对方的情绪。
在掌握对方情绪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我们会同时反省自身的情绪。诸葛亮或者是大企业家比尔盖茨、华伦·巴菲特这些人,为什么被我们认为是冷静的人?冷静的核心,当然就是不会盲目。而不会盲目冲动,才能够尽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也就是说,换位思考的能力跟情商力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我们越会换位思考,我们就越有情商;我们越有情商,就越能够换位思考,不会被自己的情绪以及别人的情绪所淹没。
我们常常强调要能够抽离出来,去感受当下的自己正处于什么样的状况中,正处于什么样的情绪中心?所以,换位思考的能力不但可以用在别人的身上,更重要的,也可以用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我有朋友在面临巨大挫折的时候,常常跟我哭诉,说他们当下困在里面,走不出去了。我有时候就会建议,试着想象十年后的自己,回头来看现在的问题,也许情况就不会那么悲惨了。而能够想象十年后的自己,那就是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
前两天有一个朋友跟我诉苦,说心情很低落。TA说TA心情低落的原因,第一个是因为TA有一位家人得了绝症,TA感到很沮丧;而第二个心情低落的原因,是TA觉得目前的生活很迷茫,没有方向。结果我跟TA说,你如果站在你那位得绝症的家人的立场来想的话,那个家人应该只希望身体恢复健康,怎么样的日子都值得过下去。这样子一想,是不是会立刻觉得,所谓的“生活迷茫,没有方向”不那么重要呢?这就是我所说的,换位思考的能力跟情商形成了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