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又一刀,当代年轻人已经被割得遍体鳞伤。。。
房贷,消费贷,炒股,车贷,消费诱导,电信网络诈骗,只要你还在线,只要你还活着,你就逃不掉这些日常割你的刀,不是这里割一刀,就是那里抽点血,如果没有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你真的逃不掉!
让我们来看看你有没有经历这样的情景,但是你却不以为然或者毫不自知。
当你正在无聊时刷着抖音或某些视频网站打发时间时,突然推过来一个特别吸引你注意力的剧情,女主隐藏的身份未被人知晓,于是正在遭遇霸凌,这使你义愤填膺,于是你忍不住就看了下去,正当你看得精彩入迷情绪高昂时,弹出个下载APP 或者充值看全剧的提醒框。
你实在按耐不住冲动的心好奇的手,就想知道后续女主被欺负的怎么样了,就忍不住充值了,于是你花了9.9元终于一口气看完了全剧集,好像爽了一把,但回过头来一看已经几个小时过去了,你口袋里的9.9元也被掏走了。
这9.9元看似不多,可是架不住你每天想看个9.9
这9.9元看似不贵,可是时间就这样几个小时几个小时过去了
等你晃过神来想起正事时,好像又忘记自己要干什么了,于是你的头脑就越来越简单,情绪也越来越不容易自控。
关键是你从中收获了什么呢?
你有没有以上这样的时候,被网络上各种爽剧,短剧把情绪带走,他们或许让你感觉超爽,让你最终情绪得到了宣泄,他们或许又让你很气愤,或者很开心。 也许当你正在气愤人怎么可以这么无脑,这么欺负人时,其实你的情绪不知不觉已经被带走了。你如果每天都看这样的剧情,那么你将变得变得越来越庸俗,生活也越来越无力。
这就是他们的套路,资本为了博眼球,为了博流量,用这些无脑无逻辑的但会让你爽的剧情,毫无营养和内涵,逐渐将你的头脑和口袋都掏空。。。
所以我想说:当代年轻人的思想正在死去的路上。。。
让我们来看看短剧这种毒流量的现状和危害吧
1. 价值观扭曲
“毒流量”微短剧往往以低俗、恶趣味为卖点,通过夸张的情节、恶俗的笑点来吸引观众,这些可能导致观众的价值观发生偏差,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2. 内容低俗化
这类微短剧常常包含色情、暴力等低俗内容,对观众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年轻人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影响比较大,同时也污染了网络环境,损害了文化生态。
3. 审美水平下降
“毒流量”微短剧的制作往往忽视艺术性和审美价值,追求快速制作和高流量回报,这种模式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的审美水平降低,影响优秀作品的产生。
4. 数据造假和流量造假
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一些“毒流量”微短剧可能涉及数据造假和流量造假,这种不正当竞争手段扭曲了市场机制,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
5. 忽视用户体验
部分“毒流量”微短剧为了追求点击量和观看次数,可能忽视用户体验,采用弹窗广告、恶意诱导下载等手段,干扰用户正常浏览,影响用户体验。
6. 剧情扯淡,忽视法律法规和正常逻辑
某些“毒流量”微短剧可能涉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如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宣扬封建迷信。在内容质量层面,部分创作者为了追求短时间内的感官刺激,制造“爽感”,过度依赖极端剧情冲突,导致剧情严重脱离现实。
在法律题材短剧中,“刑事案件不经公安机关侦查直接起诉”“法官擅自设置罪名”等违背司法程序的情节屡见不鲜。
医疗题材里,“心电图直线病人被保安救活”这样荒诞离奇的设定更是让人啼笑皆非。这些违背常识的内容,不仅误导观众对专业领域的认知,更可能在潜移默化中,让青少年形成错误的法律和伦理观念,其危害不容小觑。
价值观导向的偏差同样不容忽视。
如一些微短剧为了吸引眼球,不惜宣扬“暴力解决问题”“拜金炫富”“以暴制暴”等不良价值观。例如,女主通过违法犯罪手段报复他人,却被包装成“逆袭”的励志故事;或者通过“下药上位”这种不正当方式实现阶层跨越,向观众传递了不劳而获的扭曲价值观。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类不良内容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更是深远,可能会误导他们的人生选择和行为方式。
我们应该坚决抵制“毒流量”微短剧,推动网络内容向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同时,希望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为优秀作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如果你不小心刷到了这些无脑无逻辑还诱发你情绪的短剧,果断按掉,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回归到自己的正常行为模式上来,千万不要让这些无脑的编剧和无聊的表演,耗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
我们应该是修习一颗平常心,与人为善,热爱生活,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价值,尽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秉持平凡也很伟大的价值观。
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高低贵贱,那些让你分别高低贵贱的价值观和内容,都是让我们产生痛苦的根源,我们应该及时远离他们,不要徒增自己的烦恼才是智者所为。
爱自己,爱这个世界,活着仅需享受当下就好!https://mp.weixin.qq.com/s/Wiif9dI6ZxGe0jTgEBMW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