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面对你的父亲或者母亲扶着老花镜,拿着手机问你:“这个微信怎么抢红包,怎么跟别人视频。”时,你是怎么反应的?是大声呵斥,“连这都不懂,老人家不要学年轻人玩这个。还是耐心的教他们使用?
有没有发现,很多父母和孩子好像都隔着一条鸿沟。小时候,我们觉得父母太自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顾我们爱玩的天性,总是要求我们要好好的学习。而他们却总是忙于家务忙于赚钱。等我们长大了,父母变老了,我们忙于工作,忙于自己的小家庭而疏忽了老人。要嘛在陪老人的同时离不开手机,好像和父母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我们能不能换个方式呢。我们可以教一教老人怎么使用手机,怎么上网,教他们使用通讯工具。当我们无法陪在他们身边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先进的通讯方式来和我们的父母多沟通。我们可以把我们看网络资讯的渠道告诉老人,一起关心一下国家的大事。或者一起研究研究养生。然后当我们和父母聊天的时候,是不是就有了共同的话题。
有多少家长,一边凶巴巴的督促孩子“快点给我读书,快点给我写作业”,一边自己却拿着手机刷微信刷微博或者在一旁看着泡沫剧。这时候的孩子心理是委屈的,凭什么我就得读书做作业,而你却在一边玩。这种时候,你不妨放下手机,捧起一本书静静的陪在孩子的旁边。休息不是无休止的刷着手机,在安静的环境中读一本书,涤荡一下浮躁的心灵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休息。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的力量不可小觑。
你和老婆的枕边话是否总是在讨论七大姑八大婆。或者你和你的爱人已经很久没有讲过暖心话。家庭琐事、繁忙的工作消耗了各自的精神,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好像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种时候,你不妨帮爱人一起做完家务邀上他(她),一起去跑步健身,或者一起看一部有营养的电影。然后再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或者一起共同努力锻炼身体。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当我们有了共同的朝圣,我们便不再孤独。共同成长会让我们的心延伸出更多的爱,因为我们都在朝着共同的朝圣前进。成长路上,有人陪伴,有人相互扶持,我们便会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