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优衣库很多次后才知道它的老板柳井正曾经是日本首富,身价近百亿美刀。
柳井正是近三十年来不多见的,最具有个人色彩的成功商人;在零售行业,优衣库实现了迄今为止最好的商业模式:注重品牌,不断创新,智控成本,勇于扩张。
今天的“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有一个“亚欧街头时尚”图集,里面不少人选择的是优衣库的衬衣和长裤。
![](http://it-eproducts.com/images/506.jpg)
以前我去优衣库只买内衣和袜子,不买衬衣、长裤、外套。对于仓储型店铺出售的成衣,我信心不足。有一次去大剧院看演出,夏天,我想还是穿西装去好,临时起意,时间紧,又是一次性消费,我就去优衣库转了转,花三百多块买了件夏天穿的烟灰色西装。它出奇的好,我很喜欢。
几年前我试过一件杰尼亚的灰西装,非常好,合身,精神,当时的价格是8000块,嫌贵,没买。过了二年去看,差不多的款式,价格变成13000多块。又过了二年去看,款式有些变化,要价18000多块, WTF。优衣库那件灰西装在夜幕下,绝对有杰尼亚的感觉,倍体面。
大约一年后,我穿着它去北京,在一号线上被小偷划了条口子。我去优衣库补货,没了,营业员说,换设计师了,不会再有了。优衣库发展的初期模仿过GAP,而现在它和“H & M”这类快时尚服装品牌一样,变招奇快,从传统的大品牌手里抢下了一块不小的市场。
据说,美国普通成衣消费市场价格落差大,变化快,很多服装一二个月后的价格只有新品上市时的三折或二折。相比较而言,国内租金水平虽高,但遍地的服装摊主倒很从容,似乎从不在意现金流量和资金周转率,盖足够大的市场消磨了他们的斗志。
很多人靠服装起家、发财,中国有世界一流的服装制造和加工能力,但我们却没有稍微好一点,像样子的,真正有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服装(零售)品牌。“李宁”曾经很有希望,却败在李宁用人不察,败在半吊子的职业经理人手中。
昨天请一家“华侨”吃饭,席间免不了进行中外比较。华侨太太说,太贵了,上海太贵了,什么都贵。她举了很多衣食住行的例子,听得我怀疑自己生活在“人间地狱”。最后,她总结道,也不是没去处啦,优衣库就是个好地方。你看,我们家的两个爷们,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是优衣库。我定睛一看,那父子俩除了头发不精神,确实像优衣库的模特:格子衬衫,铅笔裤,开得很低的鸡心领线衫……。
谈到格子衬衫,好像很多女子喜欢给她们的男人买色彩鲜艳的格子衬衫。不过,在职场上行走还是少穿格子衬衣为好。恕我直言,除非很懂很专业,女子尽量不要给男子买衣服。二人关系越近,越不靠谱。男人嘛,应叫他们自己成长,女人要给他们机会,不要越俎代庖。
一个男人连自己应该是怎样的形象都不知道或无所谓,这不是潇洒,是不好。乔布斯还有自己标志性的套头衫呢!
买衣服时,衣服穿在身上就像自己的话,可以二话不说,拿起就走,要是穿着别扭,不管衣服看上去多好,坚决不要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