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路上,你正被没钱的机构撩着吗? | 甲子光年

“现在有些投资者,几乎是在用买理财产品的标准看项目。”

采访、撰文:李双贤  编辑:火柴Q、甲小姐

设计:火柴Q  微信公众号:甲子光年(ID:jazzyear)

「甲子趋势」No.19

签完TS(投资意向书)、做完DD(尽职调查),最终还是放弃投资。如果发生在两年前,作出这样行为的投资机构一定会被很多创业公司“拉黑”,沦为大量融资者避之不及的存在,而此刻,这份黑名单上的机构正在逐日增加,成为业内不置可否的常态。


机构没钱了可以等,创业公司却不能停。


一颗水滴足以折射出整个落日,从一个个正在发生的故事里,憎恶也好,害怕也罢,2018年的创投行业真实情况正在浮出水面。



跳票


现在有些投资者,几乎是在用买理财产品的标准看项目。


历时五个月,接受数十家投资机构的“检阅”后,连续创业者、长三角某AI初创公司融资负责人南山这一次深刻体会到:资本市场里,创业者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难题一层层从机构传导到创业公司。


一方面是去杠杆、去通道大主题之下,资金面收紧,IPO速度放缓,投资机构的资金来源减少,退出渠道受阻。


另一方面,整个创投市场到了2014年双创热潮后的“挤泡沫”阶段,经过3-4年的发展,部分投资机构的回报率不佳,该为过去买单了。


政策和市场发展的双重因素导致机构普遍遭遇募资难。


谨慎甚至悲观的情绪,从二级市场层层传导至一级市场,从投资人传导到FA(财务顾问),而处在信息链条末尾的创业者,总是后知后觉才察觉水温的变化。


在去年12月29日的一场饭局中,南山还觉得一切很顺利,觥筹交错间,他就和一位投资人达成口头意向,敲定了公司估值和投资金额。1月4日,双方开始起草TS;1月28日,这家机构正式向南山的公司发出投资协议。


但过完年的3月初,这家机构提出了3个新的附加条件——进驻财务人员、获得董事会席位和分批打款——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业绩承诺,再打下一阶段的款,否则断粮。


苦谈一整天,双方最终未达成一致。在早期投资领域,上述要求,特别是“进驻财务人员”并不多见,而这条是南山绝对不能同意的。


南山回头复盘,在春节期间,报信的猫头鹰就曾经来过。


在当时的一场创业者聚会里,南山得知一位朋友公司的4000万元A轮融资已经签了TS,还是黄了。


这位朋友告诉南山,这家基金最后才说出三句真话:


“其实还没募到钱。

本来以为能募到的。

什么时候募到了再联络。”


但即便听闻了朋友的坏消息,自己又经历了跳票波折,南山仍没觉得事情会很难,因为“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创业了,有融资经验”。


年后,他靠朋友、熟人关系,在3月到4月见了20多家机构,一线基金和“没听过名字”的各占一半。许多投资机构里都有他的朋友、同学、前同事。


可是,这次商业世界显示了它坚硬的一面:投资机构自身难保、弹药将尽时,面上的关系左右不了底层的计算。


5月,南山辗转找到某FA机构,在其帮助下重新梳理了BP和路演话术。到6月初,有4家机构走完了出TS前的Pre-DD(预尽职调查)流程。可其中一家机构在签TS的最后关头说,人民币基金没钱了,要用美元投。南山表示公司架构不太合适拿美元,容他考虑一个周末。周一下午,对方告诉他:实在对不起,人民币和美元都暂缓投资。


半年内,本来认为融资不难的南山连续遭遇两次跳票。


投资机构的募资难,已经传导为创业项目的融资难。


根据VC SaaS的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投融资事件总数为1422起,较去年同期下滑21.5%。


某一线精品投行内部人士告诉「甲子光年」,她最近也遇到数个签完TS、做完DD(尽职调查),投资方最终还是放弃的案子。


很多迹象表明,投资人正变得空前谨慎。不安的氛围笼罩行业,创业者在融资时遇到了以下的诸多变化:


· Pre-DD(预尽调)重新成为常态


3、4年前,还是上午见面下午就能签TS的“好时光”,“3分钟打动投资人”更成为屡见不鲜的新闻,DD一般在签TS后进行。而如今,创业者不得不重新适应投资人Pre-DD(预尽调)的要求,在签署TS前向意向不定的多家机构展示核心信息。


· 约见频繁,但投资人却迟迟不表态


“当面说得很好听,回去迟迟不表态,要么出差了,要么还没上会,让投资人动心变得越来越难了。”一位两周内陪会数十场,目前正在服务一家创业公司的FA告诉「甲子光年」。


「甲子光年」从以太易项平台获得的独家数据显示,今年春节之后(3月-5月),投资人通过以太易项平台约见项目的次数在每月5000次左右,而去年年末则为每月4000次左右。这种“越没钱越想看项目”的心态,令本就融资困难的创业者付出了更大成本。

以太易项平台一年来约见次数变化

· 人心浮动,部分投资人出现不规范操作


一些逐步察觉到自己机构没钱的投资经理、投资总监(机构最初没钱时,通常只有核心合伙人知晓),开始“动作变形”。


这有时会让不清楚其中微妙利益关系的融资者收到错误的反馈。


某投资机构合伙人向「甲子光年」透露,因为自知机构没钱推不过会,部分投资经理会私下把项目介绍给FA,从中赚取中介费。也有人通过不停约见,急切地挖掘好项目,好作为跳槽下一家机构的投名状。


一位在今年上半年接触过数十家投资机构的创业公司CEO告诉「甲子光年」,他在见过一些机构后得知,原来部分机构已投资或正准备投资他们的竞品,这些机构的目的可能是打探对手的内部消息。


“发出去一个BP(商业计划书),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你的BP已经人手一份。”


被“没钱了还看项目”的投资机构伤多了,一些创业者不想再浪费时间,他们会直接问机构:


你有钱吗?你怎么证明?



谁没钱了?


2017年末,经纬中国创始合伙人张颖曾在给创业项目的7条融资建议中说:“这个市场现在看是不缺资金的,2017年创投基金的规模较前两年增长了62%。”


但形势在2018年很快调转。


据投中研究院统计,2018年一季度,国内VC/PE机构完成募集基金规模110.3亿美元,同比下降74.85%;数量共103支,同比下降54.82%。


4月,情况更坏,VC/PE市场完成募资规模下降85.78%,数量同比下降69.41%。


某投资机构合伙人还观察到,很多基金包括许多头部基金都在“提前募资”,即使账上还有钱。


“我所知道的大基金都在募资,包括经纬、愉悦和IDG等。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募资一次可以投3、4年,本轮可以说是提前了。”他自己所在的机构也提前启动了募资计划,过去都是找朋友,这一次专门组建了募资团队,因为几个合伙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2018年下半年会更不好。


“扎堆募资”,进一步提升了整个市场的募资难度。

到底谁没钱了?


一家一线精品投行人士透露,2015年从成熟机构分裂出的一批“VC2.0”机构目前较普遍地遇到了募资难题。

所谓“VC2.0”,即很多原来一线基金的小合伙人、高管由于分利不均等原因,顶着在老东家的track record(过去的成绩)和“双创”大潮的市场热度,纷纷出来成立自己的基金,高举高打,渴望开辟一番新天地。


通常,国内基金为“3+2+2”模式,前三年是投资期,中间两年是退出期,最后两年是延长期。


到了2018年,这批VC2.0经过3-4年的发展,投资期接近尾声,回报率逐渐显现,成绩不好的投资机构便很难继续募资。

新基金难做并非中国特色。一项包含了2917家美国VC公司在1970年到2006年间发行的6206支基金的调研显示:


仅有10%的VC发行过4支以上的基金;对于66.4%的VC来说,他们的第一支基金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支基金——第一支没做成,以后基本不太可能完成募资。


国内,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成立的基金95%会死掉,这丝毫不亚于创业者九死一生之命运。


那么,创业者究竟应该如何判断谁有钱,谁没钱?


一种方法是看近期是否有募资新闻和投资新闻出现。但即使是最近仍有少数投资消息披露的机构,也不一定还有钱,因为投资消息的披露往往有一定滞后性,此刻披露消息,不代表基金账上还有钱可以继续投。


此外,如果机构中有上市公司担任LP(有限合伙人),可以通过检索上市公司的公告获取部分出资信息。


此刻真正手握弹药的,除了最顶尖的大基金,还有产业资本,而后者正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如今,以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正越来越多介入早期投资。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18年3-5月,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分别有25、18和11起投资事件,且其2018上半年的投资事件中,有7次属于天使轮\种子轮,已接近2017年全年该轮次投资事件总数。

2018年第一季度最活跃投资机构排名(图片来源:VC SaaS)

对创业公司来说,还需要了解的是,什么赛道能吸引钱,什么赛道已成昨日黄花。

2014年-2018年第一季度,不同行业投资事件占比变化(图片来源:甲子智库)


整理投中研究院历年的年度VC/PE统计,可以发现,按行业来看,除了一直最吸金的互联网行业,从2014年到2018年第一季度,逐渐呈上升趋势的赛道包括医疗健康、教育及人力资源和制造业。

 

而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近30日内,除互联网和IT领域外,最受关注的依次是生物技术/医疗健康、金融、娱乐传媒和机械制造。


近30日热门投资行业(图片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健康医疗、制造和教育,目前都在孕育着新技术创业的机会和空间。



“大众创业”少提了,“造词运动”不见了


许多机构募不到钱,许多项目融不到钱,让很多行业中人感到“形势不妙”,却也许是市场价格回归价值的正确表现。


对比2015年“双创”的全盛时代,此时此刻,创投圈已沉淀出另一番面貌:


草根创业不见了、新投资机构和新晋明星投资人减少了、声势浩大的“新概念”和“造词运动”不见了。

· 草根创业退场,创业门槛变高


身处创投圈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直观感受,最近在各种场合听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频率明显变少了。

「甲子光年」检索“创业”一词的百度搜索指数,2015年至今,其热度总体呈向下趋势。


百度指数关键词“创业”从2015年至2018年热度逐步下降


“大众创业”显然已不是2018年的市场生存法则。


背景一般的普通大学生,很难再像2015年那样随随便便拿得到几百万风投,拉得起队伍,当得了CEO。如今,机构更青睐“高大上”的创业者,他们不是穿着格子衬衫的小青年,而是有多年经验的大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或学界精英。创业的门槛正明显变高。


· 新机构变少


根据VC-SaaS的数据,中国新募集基金的数量在2014年明显爆发,在2015年迅速飙升至3000支左右,2016年回落至2500支左右,而到了2017年,则断崖式下降到850支。

2006年至2017年,一级市场募资规模及新募基金数量变化(图片来源:VC-SaaS)


· 年轻投资人在VC机构内上升出头变难,合伙人主导权增大


与草根创业者和机构数量一起衰落的还有VC从业者的职业发展状况。


2015年下半年后,行业新手再难从VC机构内出头。


从下而上由投资经理推案的方式则比过去减少,从上而下的合伙人拿案模式逐渐成为主导。


这是因为从下而上推项目,很适合创业项目批量涌现的“草根创业”阶段,拼的是行业覆盖,合伙人自身难以覆盖足够多的项目,得靠人海战术广撒网。


而如今创业壁垒逐日增高,技术驱动的创业公司比重增加。这类项目出发时就不是小打小闹,一般需要较高的启动资金,融资额大,风险也大。对这类项目的争夺也日益激烈,需要行业大佬的硬关系,机构也得派出够分量的合伙人出面表达诚意,才可能拿得下。


许多年轻投资人的积极性正在被打击。他们在内部实际充当着投资助理、内部销售的角色,向上推项目越来越难,也难以和被投项目建立深厚关系。

· “新概念”不见了,“造词运动”不见了


与此同时,“新概念”不见了。


2018年还有什么风口?投资人们互相打探,最近的共识是“在线教育”行业等并不新鲜的领域。


回望过去四年“新词辈出”的阶段,每一年,总有吸睛吸金的新概念夺得大笔资金和人才的“double in”:2014年的“互联网思维+一切”,2015的“O2O”、2016年的“共享经济”、2017年的“无人货架”和今年春节期间昙花一现的“撒币答题”……


如果说“新概念”的生存期在2017年已变得越来越短,在如今干脆销声匿迹了。


这种“投资学和语言学的结合”,往往对应着某种模式创新的崛起,但如今,模式创新已日渐乏力。一是因为该有的模式都有了,每一个细分赛道的牌桌上都坐满了人;二是O2O、共享经济、无人货架等风口让很多投资方明白了一个道理:热闹虽好,不一定赚钱。


变化来时,已经习惯现状的人会感到不适应,但变化不一定是坏事。


换一个角度想,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多一毕业就创业的大学生吗?需要这么多VC吗?需要这么多新概念吗?


几年喧嚣后,这个时间点,钱的流向很明确:头部——头部的机构、头部的投资人、头部的创业团队。


衡量头部的标准也变得更务实:成绩是硬道理。


就在募资形势哀鸿遍野的4月,创新工场宣布新一轮5亿美元基金一个月内实现了超募。5月,GGV(15亿人民)、沸点资本(20亿人民币)、元璟资本(5亿美元)也都相继完成募资。


明星机构之外,也有另一类“闷声发财”的机构。


一家注册在浙江的机构的创始合伙人告诉「甲子光年」,8年来他们发布了8支基金,总资金盘约40亿人民币,其中前4支基金的IRR(内部回报率)在30%到40%。“这8只基金的个人LP几乎都是同一批人。”这位合伙人说。


从创业项目来看,头部项目明显获得了更多资源。


根据投中研究院的统计,今年4月投资规模创一年来新高,达到94.36亿美元,去年4月,这个数字是27.62亿美元,翻了4倍不止,但今年4月的案例数量却比去年4月有所下降,从256起,降到了240起。

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投资规模变化(图片来源:投中研究院)

这意味着,单笔投资额在大幅上升。今年4月的平均单笔投资额达到0.39亿美元,同比增长225%,环比增长50%。资本集中的趋势十分明显,更多钱在向更少的好项目聚拢。

2017年4月-2018年4月单笔投资规模变化趋势(图片来源:甲子智库)

以AI领域为例,一些公司的投资机构数量、质量远超正常水平:

刚刚披露6.2亿美元融资的商汤科技的投资方超过20家,旷视科技的投资方超过10家,神策数据的C轮投资机构有7家,地平线去年的最新一轮融资除领投的英特尔外还有5家投资机构。


红杉、IDG、真格、达晨、华平等头部机构频频出现在这些头部项目的投资方名单中。


强者抱团取暖,弱者无人问津,这成为2018年创投市场的主题。


冷比热更持久


这样的市场分布无聊吗?好像是的,因为人们天生喜欢看草根崛起、风口连连的戏剧性故事。


但这却是下一阶段价值得以突显的必由之路:赚钱的方式变难了,创业者和投资机构都启动了“hard模式”,和时间做朋友。


对投资机构来说,“比覆盖”的速度与激情过去了,新的机会,则在于真正建立对行业、产业的认知。


头部机构抱团站队头部项目的问题可能在于:一是竞争会抬高头部标的的估值;二是部分机构不一定对所投项目有足够的理解,而是跟着其他机构做选择,寻求安全感——至于是谁搭了谁的便车,谁瞄着谁在投,冷暖自知。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产业背景或特殊投资逻辑的投资人会建立新的独行者优势。


头部的美元基金正在吸纳更多有技术知识或行业经验的人才:此前曾有报道指出,去年某大型美元基金设立深圳办公室时,曾把华南各大机构的科技类投资总监面试了遍,过去以C端投资闻名的一些机构也在陆续加速向“产业型机构”转型。


上文提到的那家年回报率在30%到40%的机构,走的则是“产业链打法”。其创始人曾从事数字电视行业某集团公司的运营工作,这家机构通过提前布局云计算、物联网及信息安全等产业链,为LP赚实打实的“现金”。


对FA等行业服务机构来说,拥有更精细服务能力的机构可能快速成长。


越是不好融资时,创业项目更需要对内仔细梳理战略,学会精细化运营;对外甄别投资机构,拿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钱。他们要么自己学会这一点,要么求助于专业的机构。泰合资本讲究“深度服务”、“无功不受禄”,这家在2012年就成立的投行,正是在2015年资本寒冬中崛起。


所有被新变化波及的人中,创业者的挑战最大——因为投资能等等,创业却不能停。他们是处于资本市场链条最末端,感知最慢,付出代价却最大的一批人。


服务过多家创业项目的松树资本创始合伙人蔡猜对创业公司的“四字箴言”是:别太乐观。


“创业者普遍比较自恋。”蔡猜告诉「甲子光年」,“成熟的创业者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矜持,什么时候需要让步,不了解行情却在自我封闭环境里感觉良好的创业者,都会被资本一次次无情的教育。”


此次采访中,几乎所有投资人、FA都有一个共同判断,2018年下半年情况会更不好,甚至可能会出现宏观经济波动。


虽然“具体形态不太好说”,但一种悲观的情绪一旦形成,也许会引发“预言自证”的效果——在本就不安的人群里,如果谁突然开始奔跑,一定会引起一群人跟着惊惶奔跑。


创业者应该怎么做?


首先,适当降低预期,认清市场形势,调整募资节奏。


现在,距离投资机构进入年末收尾阶段还有不到7个月,考虑到收尾前融资不畅的可能性和2019年开启融资的时间成本,账上的资金只能支持到明年5月左右的公司一定要开始启动新一轮融资,避免自己成为不安情绪带来的“踩踏效应”的受害者。


此外,回归业务本身,落实商业化,是寒冬之中的重中之重。


首先是要努力获得自己造血、养活自己的能力;其次趋于理性的投资人目前在考虑项目时,也越来越看重项目商业落地的能力。


二度创业,经历过数次融资的南山明显感到,以前投资人看A轮以前的早期项目主要看团队和目前打法,但现在很多投资人会他讲3年、5年的规划,自证商业逻辑和成长性。


“总之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不再见投资人了。”南山决定回到公司,让过去数月深陷“融资漩涡”的他自己和COO、CTO都解放出来,重心重回业务,“还是得自己造血,做好业务,自然在投资人面前更有话语权。”


以史为鉴,创业的确是一个“轮回”的过程。现在高兴的人不一定笑到最后,现在低微的人也不一定未来就没有机会。


比如,今年投资人口中最大的风口“在线教育”,其实也经历过2015年的集体倒闭潮。


“在线教育”是2013年的“老东西”了,在2015年资本寒冬之际,成百上千的在线教育公司批量死去,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经历了时间的累积,人们对知识付费的意识逐渐觉醒,对互联网更熟悉的80、90后成为家长等因素相继准备完毕,这个赛道便有了焕然一新的第二春,出现了VIPKID、猿辅导等明星公司。


历史是十分符合物理规律的:热的东西迟早会变冷,但冷比热更持久。


所以,现在正坐在冷板凳上的公司,不要害怕,也不要着急,活下去——你也许会成为2020年、2021年的“风口”。


容易的日子结束了,但不容易才是创业和投资常态。


(文中南山为化名)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94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71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21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2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4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9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4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55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9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2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