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是李娟开始写作前十年的一些散文合集,于2010年出版,我读的这一本是2015年再版后的全彩金装插图版。里面有很多精美的插图,让我们可以看到寂静、美好的阿勒泰的角落。(但插图真的只是插图而已,常常与当下的文字无关)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有记录在博客里的近两年的生活片段,有和《阿勒泰角落》这本书同时期的文字,还选取了旧书《九篇雪》里的部分内容。
我以前没有读过李娟的书,只看到很多人推荐她的《冬牧场》,还一度以为这是本小说。当然,李娟也曾说过,如果把她的作品打上“小说”的标签,好像也没什么违和感。的确也是如此。
刚好今年过生日的时候,朋友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说:“你送我几本李娟的书吧,随便选什么都可以,反正我都没有读过。”其中刚好有这一本,《我的阿勒泰》。
读起来我最喜欢这几篇:《“小鸟”牌香烟》、《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还有《坐班车到桥头去》和《木耳》。
李娟的文字,特别细腻有层次,她无数次描写了身边的风景,写了山,写了水,写了树,写了草地,但每一次的表达都不一样,就连抬眼望去的一整片绿也各有各的绿法――“草原是绿的,沼泽是更绿一些的绿,高处的森林则是蓝一样的绿。”
在《坐班车到桥头去》这篇文章中,夏天和冬天又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经历,冬天的冷是怎样一种冷法,夏天的热又是怎样一种热法,沿途的风景也完全不同。在李娟一字一句的表达里,我好像也就坐在那辆车上,跟着她一起跋山涉水,渡劫回家。
李娟没有无病呻吟地假装文艺,她只是简简单单,把所处的环境、发生的趣事、心里的触动娓娓道来。她的文字常常特别幽默,每次觉得她在阿勒泰地区生活得还挺惨的,有一点同情她的时候,下一句话就能让我“噗嗤”一下笑出来,觉得这样艰苦无味的生活好像也挺有趣。
李娟的文字又总透露出一种寂寞的孤独,当然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只是大部分人假装感受不到。
我迫不及待想读李娟其余的作品,但是一个人的写作风格是比较固定的,而她的落脚点都是新疆,和在新疆的生活,不知道读得多了以后会不会乏味无趣,就像曾经迷恋过的雪小禅的文字一样。
在豆瓣上看到几个网友的评论觉得不错,在这里贴出来和大家分享:
自娱者小五:“李娟笔下,天蓝得让人心碎,地方得让人震撼,木耳是无辜的瘟疫,爱情是孤独的渴求,命运是需要跟随的,悲伤是用来隐忍的,不公是要去原谅的,生活本身是值得追问的……”
左叔:“李娟用文字将自己写进世俗生活里,又用写作将自己隔离出来。戏谑自己的窘迫,跟旁观他人一般。”
叶籽猫:“把琐碎无聊的生活写得如此生动有画面,还让人觉得有意思,真的太难了。我无数次流水账般的记录自己的生活,都会发现文字中的生活更加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但是李娟不一样啊,开个小店,进个货,就连坐趟车都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张力和活力,叫不出名字的小孩,被取了外号的哈萨克族人,来店里喝酒的“黄毛”等等,都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