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前半生

最近没什么特别想分享的事情,就说一下我刚看完的书好了——《我的前半生》全本。

同样的书名,亦舒也出版过,但我今天分享的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所写的自传。

当初对它有兴趣,多少是因为对末代皇帝的好奇,也想知道从第一人称是如何叙述当时那段历史的。

书中的描述,究竟是真是假已无从考究,写出来的内容多少是他本人的感受,多少是出于其他原因的夸大甚至其他编辑代笔也众说纷纭,但我看完觉得信念对人的影响很是震撼。

尤其是看到书中最后收录的福贵人的一些文章,觉得身边生活的氛围和别人对你洗脑式地灌输的思想、信念是很可怕的。

福贵人册封前还是一名十四五岁的学生,接受新的是民国时期新一套的教育,家中也并不富裕,当初她同意到“宫中”去读书,也是因为进去可以免费念大学,完全不知道此次不是老师所说的陪皇帝读书那么单纯,而是去当皇妃。

慢慢地,人心就变了。

“我觉得他不是普通人,我也不是普通人了。"、“首先我学会了摆架子拿身份,自己也认为自己命大尊贵,应当是坐享其成,奴才们应当伺候,不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连小手绢也不愿意洗,别人预备好洗脚水也是应当的了,我脾气也大了,也会挑毛病了。”、“我也有了以前没有的什么三毒、四大、十苦等思想”、“我对生活也不感兴趣,我修到了看见别人吃肉也不馋,别人家夫妻过美满生活也不羡慕。”

这种耳濡目染的封建迷信让人的信念发生改变。

书中改造前的溥仪,心中是一个对皇位的执念。

这个信念使他过得谨小慎微,步步为营,作为末代帝王的尊严一再地放低,被日本鬼子软禁,是软骨头里的懦弱让他沦为傀儡。这个信念驱使他在伪满时期,就算知道人民因为他“裁可”的诏书已经饱受折磨,也知道日军的暴行,他也选择装不知道,不拒绝不反抗,就为了保住那句“皇帝”的头衔。他吃长素每天拜佛,连苍蝇都不准打死,却虐待孤儿,连自己的亲侄也受到到他的暴行。

自私、好用权术、伪善、怯懦是许多人对他的印象。伪善对于他行为上的矛盾是很准确的概括。

书的中后段有浓浓的社会主义气息,正因为这样所以很多人评论说后半段看不下去或者质疑是否出自他本人的意思。

但我觉得十年改造,他才明白当时的中国人民过得有多苦,他的立场有多荒谬,他曾多么地惧怕死,而得到生的机会会是多么的感激,他从生活无法自理到可以到社会中参加劳动;他从不懂婚恋为何物,到遇到一名女子愿意与他携手结婚,虽然有的资料说他的婚姻也不美满……

我想或许是改造的生涯确实令他开启新的人生,也令他有新的信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北方广阔的黑土地上,在一个农历正月的清晨,人们还没有从慵懒的年味中苏醒,空气里还透着深深的冷...
    leiliuliu阅读 1,895评论 0 0
  • 三十岁生日那天,他从自己公寓的书房那扇窗一跃而下,化作水泥灰地面上一滩浓艳的红。 他是个作家,名气不小那种,拥趸众...
    半步之人阅读 3,318评论 15 12
  • 忽觉人太渺小 回想曾在华灯初上的夜晚无目的地行走在重庆的路上 走过中山四路,看着充满民历史气息风格的学校 走上牛角...
    stackover阅读 1,544评论 0 0
  • 始终相信越自律的人越自由,每个人的目标都是赚钱,只是下来是怎么赚钱就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了。面子、毅力、坚持、自制力...
    陈尘H阅读 3,325评论 0 3
  • 哈哈,迟到了 一点上班 我一点半才来 对呀 昨天的会议我的确没听 每天开会 鬼才听呢 为神马要哈哈 我一点的时候还...
    NegativeEnergy阅读 1,076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