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可是,我想问一下,今天,你读书了吗?
外出旅行的火车或飞机上,各种办事大厅的等候室,你看到的是拿起手机或平板的人们,你见到过读书的人吗?周末,娱乐方式有逛街、搓麻、聚餐,唯独没有读书!当然,这是在中国!
那么,在国外呢?特别是发达国家呢?在法兰克福机场,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在欧洲,火车的速度也许已经没有中国快,火车站的现代化程度也许不再领先,但大部分人还是在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即使打电话也是轻声细语的,生怕吵到了身边正宁静地阅读着的乘客。中国乘客中也有阅读和工作的,但不太多。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
其实,中国是一个有着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数据出处不同,不保证准确)
在中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我们这里,每个小区内几乎都有一家或多家麻将馆,但是新华书店呢?有80%的面积都出租经营饮食和家电百贸,几百平米的书店内是门庭冷落。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和看电视。一位出版社的总编辑这样感慨道:现在中国写书的人比读书的人还多!这话也许是笑谈,但现在买书的、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确实让人担忧。
中国人不爱读书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民文化素质偏低,直到近几年才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二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家庭和社会也缺少读书的氛围;三是国家一直在实行“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四是好书越来越少,内容不吸引读者。中国每年200多万种新书,去除评职称用的,市场投机的,粗制滥造的,以色情、爱情为主,思想品位高一点的,值得一读的也就是少量的引进版图书。
我刚刚算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原来可以废寝忘食,现在则是碎片阅读,大部头是看不下去了,只有看看杂志和短篇。心静不下去了是我个人最大的原因吧!
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式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
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坚信:阅读始终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我们少一些应酬,多读几本好书吧!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