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9号,明天中午老婆和女儿就上飞机了,晚上接回来了壮壮,女儿一如既往的高兴,独生子女的寂寞导致的,壮壮是和大姨一起来的,也是独生子,也一如既往的思念妹妹。他俩的关系我来看,更似亲兄妹,女儿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有哥哥陪伴,我们放心。
今天和金马老师沟通了一下,我问他如何能够提高写作能力,我说我写作业时感觉蛮吃力的,金马老师说:“以我写了三年的经验来看,写东西吃力,大概率是因为写得少。你可以先多写一写,过了一个阶段之后,再写好,其实,坚持是比较难的。”
昨天我一股脑写了两篇文章(其实谈不上文章,就是个小短文,),其中《摔跤吧,爸爸》的电影观后感,居然得到了2.5钱的奖励,真是幸福啊。今天我努力坐到电脑前,写点什么呢?不知道。胡乱写吗?这对我来讲又太生硬了。于是打开金马的笑来搜,开始看笑来的公众号文章,写得真好啊,我就把我看到的好的文章摘抄在了石墨文档上。看到了有个作者写到:习惯养成,就类似我前几天思考并写下来的好习惯或者正确的事情能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坏习惯则反之。于是脑洞被打开了,心中学习的欲望被慢慢激发了出来,然后又接着看到了有个作者写的《你在培养孩子的奴性》,因为这几天一直和女儿关于练钢琴不断产生冲突。这文章从孩子的角度分析家长、教师,是如何用自己的观点,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扼杀了孩子的童贞,我看完之后冷汗都下来了(没那么严重,但是我目前的状态挺有帮助的)。我思考了下:每天逼女儿练琴是否也扼杀了她对音乐、对钢琴的兴趣呢?女儿这半个月已经稍有些抵触钢琴了,如果这么发展下去,当有一天女儿和我说“我失去兴趣了,我不想练了,我该怎么办。”我是否也扼杀了女儿呢?关于钢琴的教育,关于每天的练琴应该是什么样呢?这将会是我去北京的一个考察问题之一。
写着写着还是写到了让人不愉快的钢琴教育问题上了。其实我最想写的是:我是如何从没什么写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写下现在的这些文字的过程。对我来讲是个收获。过程是这样的:当我看到别人写的文章时,很能激荡脑力的时候,我就会不知不觉的读下去,在作者的字里行间中都有这样的思想: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文章,如何用方法来克服人性的懒惰,来让自己去做正确的事情,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被坏习惯控制自己。然后我就针对今天发生的事情,把自己的感悟有了写下来的冲动。于是按照条理,写了上面的这些话。
这个可以发在简书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