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启蒙总概+关键——启蒙就是装修,硬装+软装。 1、2、3、4是硬装。第五是软装。
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对孩子而言是不够的。
孩子必须内心充盈。
(link:优秀的绵羊。一辈子优秀的学生一路学霸风光考进清华北大哈佛,却觉得内心痛苦,一辈子没有活过,不知道自己是谁,想自杀。每年清华北大都跳楼一批年轻人,哈佛毕业进入最高收入的行业也跳楼和崩溃的人也很多。so~世俗的成功不足以支撑一个人的幸福,因为内心不充盈。)
全感官启蒙——尽可能调动全感官认识外界。这是对外界信息的第一道加工。对大脑来说是获得原材料。大脑会第一次加工——我认为 、我觉得……
so全感官启蒙很重要,因为是素材的来源。没有素材大脑只能空转。
感知是无意识进行的。所以谈到感知启蒙觉都很难-因为不知道这是什么,怎么进行的。
这些例子都是 感知力的表现。
有好的感知力的人能从上面的情况里跳出来,更敏锐的体验生活,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追着跑。
感知力分为对内和对外——感知呼吸、情绪、思维/感知他人、声音、环境
能够内在感知,可以更好的平衡内外。
如何启蒙内在感知?
内在感知:
link:情绪启蒙的时候也有提到呼吸启蒙。
呼吸是习以为常的东西,反而让我们忽略和忘记感恩。
link(正念的奇迹,世界上最大的奇迹是什么,奇迹是你吸进去一口气。这么简单的动作和内容,就让你复杂的生命可以开始工作,你就能够思考、能吃能说话能走路能够存在于世。)
作孩子的镜子——提醒孩子感觉和身体的联系,强化感觉和情绪——这说明你很开心,/这说明你很情绪。
当孩子了解自己怎么了,清晰知道自己的感受,他就有方法有途径去扭转自己的不开心和负面情绪。好过“不知道,就是闷就是很烦,别理我”。
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什么。调整自己的思考。
缺乏感知力的人会随波逐流,随着自己的惯性走到哪里就是哪里。比如刚才的案例:我也知道这样不好我就是改不了的。我也不想发脾气但是就是会发。这些都是惯性,也是惯性思维,是很可怕的。
技巧:区分人和事。
案例:遇到一件事失败,就否定人格。比如孩子今天不吃饭,妈妈就觉得很难受,我当得真失败,连带孩子都带不好。(思维上是偷换了概念,孩子吃不吃饭和妈妈好不好是两回事。这种惯性自我否定是思维随波逐流的一种)
妈妈如果无法区分人和事,对孩子而言也很危险。
妈妈自己学会区分,并帮助孩子区分。也能让孩子受益一生。比如孩子搭积木没搭好就没自信发脾气很崩溃,帮助他区分积木是积木。积木搭的好不好和他自己好不好是两回事。辅助正向思维。
技巧:多用因果关系。
句子:“当我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我就做什么。” 这种因果关系的联系。能够让孩子在思维上联系时请和想法。
外在感知:
共情:理解孩子怎么了,也让孩子理解他人怎么了。
有宝宝哭了,孩子听见了。可以问一下宝宝,那个孩子怎么了?你看他流眼泪了,为什么?看绘本的时候也可以问问他画面里的人怎么了?
互动:宝宝去打招呼,对方却防御,大喊不要。走开。
问问宝宝,刚才的孩子怎么了?他说了什么。你觉得怎么样?
妈妈对孩子吼过了以后。问宝宝,刚才妈妈生气了大声说话了,你是什么感受呢?
问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他,你是什么感受?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推己及人,去自我。
音乐启蒙——打通感知能力的好渠道。孩子对音乐敏锐以后,就多了一个接受世界的渠道。
音乐听想:听到音乐后,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画面。这个想象力不是天生有的,而是后天有的。家长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听音乐的时候脑海里也会有画面的。这个就是音乐听想。这也是需要从小帮孩子有意识的启蒙的。
好的音乐听想能够让孩子乐感更好。
如何操作:(参考ppt)
每天总有一段时间,一起主动听音乐,并让更多的感官参与。让肢体一起加入比如跳舞啊唱歌。和节拍跳舞和拍手。不用很长时间,5分钟。细水长流。
3、4岁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分享听音乐的感受、感觉、脑海里的画面。
现在的孩子不差书、不差早教班级兴趣班、不差玩具。但是很缺大自然。
没有大自然的参与会对生命本身的体验更少。
每天1~2小时的户外活动,去草地、花园、公园。不同的季节去捡季节里的树、草
自然缺失症:对大自然的无知。对于自然是没有尊重,对于地理、家乡、动植物、对生命渊源没有兴趣。压力会更大,创造力也会下降。会引起儿童肥胖。
孩子接触大自然五感自然会全面调动。
学会感恩:孩子们物质条件变好以后是不缺任何东西的。但是物质太丰富后就没有锻炼感恩的机会。会让他们的幸福感更低。
父母教孩子们说谢谢,但是感恩不等于会说谢谢。孩子们会机械的习惯性的说谢谢,但是却不值得感恩是什么。所以将感恩里赋予行动意义。而不仅仅是一个形式化的词汇。
举例:参加其他孩子的生日会。送礼和收到回礼,还可以再做一个感恩卡——对话,为什么要做卡片。回忆一下朋友在她生命里的经历,一起的快乐回忆。互动——喜欢成为朋友,有人陪伴,感恩有一个好朋友。
别让孩子觉得:过节就是我收礼物了。
让孩子知道过节的时候要感谢别人,一起回忆别人的帮助,别人和他快乐的回忆,不仅是收礼物~
大J当时脾气暴躁,选择感知呼吸。让自己学会情绪管理,让孩子也一起学习。当时的做法“每天下午和早上都用2分钟,一起吐气5秒钟吸气3秒钟,看肚子起起伏伏”慢慢可以做到吐气10秒钟。
讨论清晰暴躁的时候呼吸会有什么效果。
坚持3个月。很受益。
在纽约一个人,没有保姆和老人帮忙,一个人带孩子,快生气的时候就用这种方法调整自己。孩子也是这样的,快生气的时候就深呼吸。情绪的管理也越来越好了。
答疑
用游戏力的方法——引导和邀请
有时候孩子即使这样也没兴趣,那就算了。
不要吓唬和恐吓——这是有条件的爱。这是因为孩子害怕一些内容而执行。但如果有一天他不害怕了以后,他就不执行了。
“今天你是累了是不是,那今天你就不收拾了,妈妈帮你收拾好吗”与其孩子不收拾的时候凶人,恐吓,还不如在他做得好的时候大大的夸奖大大的奖励大大的抱他。
让孩子知道他习惯的养成不是基于恐吓和害怕而是基于自己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