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婷,记下了妈妈和姥姥之间发生的一幕:
姥姥贪便宜买回了不新鲜的菠菜,在厨房里边择菜边向刚下班进门的妈妈炫耀,这么一大把才两毛钱,可真好啊!妈妈看一眼姥姥手里蔫巴巴还有斑斑黄叶的菠菜,一下子火了,跟你说多少次了,不让你买特价菜你非得买!万一吃出病来住院打针你知道得花多少钱吗?总也不改总也不改!咋就不听呢……
婷的这篇作文,好像打了我一记耳光,让我猛地惊醒——
我们姐仨和娘亲一起去超市。购物车里满满的,是我们给娘亲买的吃的用的一大堆东西。到收款台时,娘亲争着非要付钱,而且争来争去,倔得要命。娘老是这样,多少次了也不改。我这脾气一下子上来了!口气带着十足的训斥“娘唉,净叫人家笑话我们姐几个!咋就不懂得给我们点面子呢?……”我知道,那时那刻,我的表情神态语气很职业,就像我面对的是一个不乖的学生。娘看我火了,不再争执,把钱放回袋里,低声说:“我又不是没钱。你们事多,买楼买的紧……”
到家了。我们把东西往冰箱里、厨房里收拾,发现冰箱里,一小撮一小袋的东西,杂乱乱地挤着。有一点点虾皮,有几只软沓沓的青红辣椒,还有哪次吃剩的切成片的猪头肉……看看厨房里,剩饭剩菜摆了一溜儿,小盘里干巴巴的几段咸鱼,皱巴巴的几块腌黄瓜,碗底一点炒得发黑的一点蒜苔,小筐里是干硬的小火烧,还有大半碗炸东西用过的颜色黑乎的油……我边嘟哝边把这些东西统统倒进了垃圾桶里,啥年头了,啥日子了,还这么仔细!娘发现时,惊讶地叫起来:“咋都扔了啊?那些咸鱼是刚炸的没吃几次啊!那些油才使了一回。那小火烧……”我不耐烦地打断了她的话:“娘唉,你咋还不听嗯?剩饭剩菜对身体多不好啊!致癌的!又不缺那几个钱?你缺吗,你缺钱我们给你!吃出毛病来,花钱不是事儿,多么受罪啊!你又不是没看见你又不是没经历过,……”我得吧得吧一统猛说,娘说不过我这个当老师的快嘴,就边择芸豆边等我一直说完。
尽管我激动昂扬地又举例证又讲道理,自认为观点明晰理由充分,但我的娘亲显然很不服气,她只一句话,就让我刚才的话产生出的自我感动烟消云散了——“俺吃习惯了,根本木事。你们以后别给我收拾。”
我知道,娘亲这一代人的生活习惯,我们是改变不了的。但是,每到这样的时候,我总是高举着关心的大旗恶狠狠地凶猛猛地,用不敬的语言,给我的娘亲,这些毫无用处的说教。我这个可恶的女儿!
记得2015年4月份,娘肺炎,住院。晚上我陪床时,和娘聊着聊着就开始数落:数落娘不顾及自己身体忙起来不顾得喝水,总是不吃新炒的菜,不抢着吃水果,累了不会偷懒,腿疼了不知道歇歇儿,感冒了不说给孩子们也不知道自己去诊所拿药……我说得都是事实,但是说完,我就知道自己太过分了!因为,就在我噼里啪啦地说完后的那一瞬间的沉默里,我的心突然感受听到了娘亲无言的声音——我是我,你是你!
我的娘亲,在她伶牙俐齿口若悬河的女儿面前,根本无言以对。但是,她已经用沉默回答了我。我这样的七零后母亲和她这样的五零后母亲,根本不能相比。我这样的七零后母亲,对孩子,是尽力而为;她这样的五零后母亲,对孩子,是竭尽全力!我是我,她是她。我忙碌或劳累时,让儿子出去吃德克士肯德基或多禾;娘亲,无论多忙多累多腰酸腿痛不舒服,都要进厨房亲自做给孩们吃,而且不嫌麻烦,花样尽可能地多。每次孩们离开后,那些剩饭剩菜,他们老俩要吃很多天。
想起有位同事L说过的一段经历。她的父亲生前是村支书,说话做事一直很专制。生前住院期间,老父亲管事太多不配合治疗太难伺候,儿女们为此大为烦恼大加责备,孩子们与父亲之间很有一段距离。而且,我这位当老师的同事L也经常给父亲上一节课,试图教父亲平和安静地度过余下的日子。但是,直到生命终结,父亲也没平和一丝一毫。而她的公公,一位农民,临终前的日子安静而美好——儿女们的陪护床和公公的病床靠在一起,公公和儿女们温和地聊天,轻轻地说话。很多滋味都在这样的亲近中升华凝聚,定格成永恒。
同事L很遗憾,每次想起就唏嘘不已,多么希望爹和公公一样,没有争执,没有焦躁,安静平和地走完生命最后的日子。
现在想想,老人们六七十年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已经很难改变。他们曾经为我们奔波谋食,为我们遮风挡雨,他们曾经叱咤风云,他们曾经人前显贵,老年了,他们不需要被教育怎样怎样生活,他们需要领受最起码的被尊重!如果他是自己的老人,我们做儿女的,可以给吗?如果他是别人的老人,我们做晚辈的,可以给吗?
回到婷同学的作文上来。婷对妈妈呵斥姥姥这件事,很是看不下去。这篇作文的结尾,婷写到:妈妈,难道你愿意,等你老了,我也那样对你?
这个结尾,是给我们每个人的,警醒。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中,曾经读到过一个震撼我心的句子:无论你多么爱她,多余的担心就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
是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不可再这么打着爱的旗号自以为是了。对我们的孩子,我们选择宽容;对我们的老人,我们更要选择尊重!
我的娘亲,你有这么多女儿女婿儿子儿媳,从今天起,但愿,你,被温柔对待。
最后,让我们分享《论语》中的两个句子:
(1)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大意: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就连狗与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样分辨这两者呢?”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大意: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父母面前,始终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酒饭,让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