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做好入园消毒准备,便开始期待那群小可爱的到来。他们背着与自己个头极不匹配的大书包,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像小黄鸭。有的脸上挂着天真烂漫的笑,有的却泪眼婆娑,哭喊着“要妈妈”“要奶奶”,还有的东张西望,嘴里哼着不成调的童谣……
陈果果总是第一个入园,堪称班里的“小话痨”。无论是做游戏还是排队洗手,他的嘴巴就没停过,一会儿唱着《三只小熊》,一会儿背诵“咏鹅”,偶尔还鼓着腮帮子嚼零食。这孩子笑起来眼睛眯成月牙,特别招人疼。今天刚忙完,看到他蹦蹦跳跳跑来,我立刻蹲下张开双臂。他像小炮弹般扑进我怀里,那一刻的温暖,仿佛是跨越血缘的母子羁绊。果果聪明伶俐,学儿歌、背古诗总是一学就会,模仿动画片角色的神态动作更是惟妙惟肖。不过小家伙特别粘人,整天像小尾巴似的跟着我,再阴沉的心情,被他拽着衣角甜甜喊一声“奶奶”,瞬间就被治愈了,真是个行走的“开心果”。
相比之下,大米小米这对双胞胎可让我们操碎了心。处于口腔敏感期的他们,总控制不住咬人。记得上次瑞瑞被误伤,园里又是安抚孩子、联系家长,又是带孩子检查、安排后续护理,闹得手忙脚乱。现在只要他俩一入园,我和搭班老师就像上了发条,目光时刻黏在兄弟俩身上,生怕一不留神又发生意外。
尹希悦则像一株安静生长的小树苗。刚入园时,她每天都要哭足一整天,分离焦虑持续了二十多天。没想到短短三个月,曾经挂着泪珠的小脸,如今每天都绽放着甜甜的笑。家长说她晚上做梦都在喊“老师”,更让人惊喜的是,她从入园时还戴着尿不湿,到现在已经能独立使用马桶了。看着孩子们这些点滴进步,作为老师的幸福感就像春天的蒲公英,不知不觉飘满心间。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太阳,有的安静内敛,有的活泼好动,有的专注听讲,有的总爱满教室跑。但正是这些不同,才让教育充满魅力。作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陪伴者,我愿尊重每个孩子的天性,用耐心和爱为他们铺就一条“玩中学、学中乐”的成长之路,静静守护这些小树苗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