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谈“用处”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市场经济环境下,现实利益如同一辆重车碾压着我们的心灵,对“目的”的强调和对“用处” 的重视已然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成为我们考量人与事物的最高标准。我们读书做事会计算它有没有用,有多大用,甚至在恋爱婚姻中也用心寻找“潜力股”。
如果把文学放置到上述语境中,用现实利益的标准来考量,显然文学几乎“无用” 。就如萨特说过的那样:“对饥饿的人们来说,文学能顶什么用呢?”但为什么文学自它诞生到今天始终光耀世间,魅力永存,它吸引我们到底是什么呢?《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王山对此是这样的回答:“文学的用处就在于它的无用”,而诗人翟永明又说:“谁说诗歌“无用” 它永不可替代”。
“无用” 却“不可替代”,这该如何做解?周作人有一名篇《北京的茶食》,文中有一段文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周作人要说的是,我们不只是物质的人还是精神的人,除了身体我们还有心灵,除了现实我们还有理想。看似“无用”的文学能够对我们的语言、精神、情感,个体情感的表达、民族素质的提高、民族文化的传承等诸多方面产生作用,它的合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抚慰人的心灵,建树人的精神,引导人的全面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收获别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