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
三个核心思维问题
1. 果断执行、完整模块、抢时间
2. 核心事务的选取与动机清晰化,责检意识
3. 取舍,源于清晰的记录与核算
事务分类与梳理
每天事务从机动性与灵活性角度划分,分为四种
1. 常备事务,固定时间节点发生,和非固定时间节点的必须事物。塑造人格,支撑整体生存状态。必有界限,不可动摇。
2. 责任事务,需要定期梳理,自己的立业之本。这些事情需要抢时间去完成,越早越好。因为不知道时间框架内会出现什么临时的事情。
3. 附加事务,常备与尽责之后,如有余力,根据需求可以扩展事业、学习、阅读、思考、练习的事情。
4. 休闲事务,适当的放松与休息,包括需求满足性的、恢复性的、梳理性的、内耗性的;也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朴素生活体验,感官体验;
常备事务积累价值、生产素材
责任事务生产结果
附加事务提高成效与扩展价值
休闲事务负责保养与梳理。
一月份做了的事情评估如下:
工作事物处理(正常)打分70
教育心理学作业-打分60
身体训练-打分60
睡眠-打分50
时间填充与事物安排-打分50
沟通与见人-打分80
一月份未完成的事物如下:
运营内容并没有起色
完成一次大课
梳理完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并整理成卡片笔记
卡片笔记熟悉操作
一月份收获:
体验独立工作模式。
实验互助生存模式。
卡片笔记法的初步使用。
笔记系统的第N次迭代。
尝试一些私房菜的做法。
一月份感悟
对时间的感悟迭代:我们每天的可支配时间是有限的,生活类事物的时间安排要严格控制,不能拖延。零散的事情要集中处理解决。
生活类时间有固定事物,比如吃饭、内务、清洁卫生等;也有机动事物,比如洗衣、采购等。对于固定事物,就要把控好时间和效率。对于机动类事物,可以当作放松,穿插到生活模块中的各个地方,不过都要有时间节点。
要精打细算,不能精打细算就谈不上自控。无论是时间、精力、金钱,各个方面都要有数。轻量数据统计可以辅助自己处理好这些运算。
一月份问题:
时间的紧迫感有点欠缺。核心目标的推进没有上心。生活类事物的处理不够果决。最根本的还是框架不够扎实。必须做的事情长期被当成任务而缺少了自主与灵动。这样的话,本质上是自己拖累自己。
工作上的事物处理还是存在漏洞。提前交代的事情不代表结果就一定会发生,如果不时刻盯着事情的推进,意外就会如常态一样发生。
不要认为他人应该做到什么,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保证事情的结果正确。
关于一些技能的学习进展缓慢。运营、五笔和卡片笔记,要有规划,盯住结果。
二月份计划:
1. 推进运营全面执行
2. 推进写作内容优化
3. 推进笔记系统的建立
4. 推进教育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梳理和输出
5. 工作上减少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