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山东省自2013年后实行平行志愿,2020年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后,平行志愿按照:一个“专业(专业类)+院校”为一组志愿,普通类常规批考生可填报96组志愿。
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位次的含义。位次通俗的解释是考生的省内排名。高考是全省统一考试,则排名就为位次。
当高考成绩公布时,考生会拿到七个成绩(总分,语数外分数以及三门选科科目分数),四个位次(总分位次,三门选科科目位次)。总分位次是考生总分在所有参与编场考生中的排名,单科位次是该考生总分在该选考科目的所有学生中的排名。在填报志愿时主要参考的是总分位次。
同分考生是相同位次吗?答案是否定的。同分考生的位次是不一致的。在考生高考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语文加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顺序确定位次的先后。所以在高考中会有总分相同的考生,但是一般不会有同位次的考生。
山东省在平行志愿录取中会有两次依次检索。第一次依次检索是依据考生位次检索,即按照位次从高到低,一个接一个的检索考生。第二次依次检索是按照考生的96组志愿报考顺序检索,即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从第一志愿开始检索,一直检索到被投档的志愿停止。当考生被某一志愿录取后,后续志愿作废,不再检索。
山东省普通类专业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为一比一,个别院校有特殊规定的除外,所以山东省考生被投到某志愿组后符合其要求专业既被该志愿录取,不存在由于投档比例高于1:1而被退档的情况。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根据自己的总成绩,按照目标院校往年招生专业录取投档情况分析往年该院校的投档最低位次和录取专业平均分、最低分。以及2023年高考成绩总分一分一段表等信息给自己做一个大致定位。
位次即考生的全省排名,这个排名是唯一而确定的,每个考生都会有一个确定的位置,不会出现两个考生同样的位次。
山东省平行志愿的填报提醒:
一,考上仍有退档风险,填报需谨慎。考生的体检,单科成绩,外语语种,英语口试,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不符合高校要求的都有可能造成退档。这些因素由高校根据招生需要自主设定,并在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考生一旦投档到某个高校的专业,且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的要求,就会造成退档。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真查看高校招生章程。防止因误报而被退档。专业平行志愿均实行一轮投档,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到其中一个专业志愿,其余专业志愿即失效。因此被退档就意味着在本轮投档中失去了被录取的机会,一旦考生被退档的专业退档,也不会再参与后面志愿的投档,需要在下次重新填报志愿。
二,能有滑档风险,应尽量填满志愿,做好保底。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既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放心冲高,同时也要做好保底,防止滑档。
三,关注志愿排序,了解院校与专业情况,谨防断档,造成高分低就。
考生选择合适的专业,真正喜欢这个专业,才能通过四年的学习在大学里收获知识与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方向的工作,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专业是考生未来就业的前站,在选择专业时,我们应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未来的就业方向来倒推大学专业。
了解专业本身选专业。
从院校层面了解专业实力。
选择院校优先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平台,学校的总体实力也比较强,选择专业优先会获得一个比较强势的专业,师资力量,行业内认可水平都会更高。这个时候就要看考生与家长更侧重哪个方面。
依据大学历史严沿革选专业
想深造选基础学科,不清楚细分专业优选大类。
从长计议,选择适合的专业。
专业没有好坏之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专业,其次也要为自己做好长远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从长远计,从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想从事的工作来倒推自己应该填报的专业。其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背景选择专业,如果自己的家庭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可以适当的向这方面倾斜。
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
根据成绩选择不同层次的院校。
根据大学类别选院校。
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
大学所在的城市也是考生的第二故乡,所以选择地域是考生填报志愿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区域代表了这里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平台。对于考生来说意味着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宽广的视野。除北上广深外,可以考虑沿海一线城市。
选择省内省外高校各有利弊。省内高校一是招生数量大,报考更稳健。二是离家近,上学方便,生活习俗差别不大。三是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处在中上游,高校发展速度快。四是省内高校招生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省内学子,考生毕业后会收获省内丰富的校友资源。五是省内高校办学多年,学校的导师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重要的资源,不管是考研还是就业都会有很大帮助。省外的高校,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域的高校对很多考生吸引力较大,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接触新鲜事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