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多人习惯了去做一个体贴的人,却把握不好这个度,结果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变成了人们眼中的那种老好人。
身边人有事没事都喜欢麻烦你,例如朋友之间领个快递、帮忙跑个腿的事儿都找你,公司里面大大小小的杂务你全包,遇到各种冲突却总是让你先退让,而他们还对此习以为常、甚至不以为意,结果就是事情都让你做了,亏也让你全吃了。
要知道,好相处是一种美德,但太好相处的人,其实是好了别人,却苦了自己。
如果时时为他人考虑,却忽视了自己的利益,那就活成了别人的附庸,这样的生活既虚伪又辛苦,就更谈不上快乐幸福了。而且,一味的退让和付出,也只会招来别人的冷漠和轻视。因为过分的牺牲和忍让只会让身边的人越来越骄纵,却带不来任何感激之心。
从今天起,做一个不好相处的人。
02
我的学长曾经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好人”性格。
学长性格随和、几乎没怎么见过他生气。和他在学生会共事时,他也总是笑呵呵的,平时也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任劳任怨的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不仅如此,不管有谁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学长总是会主动去搭把手。有成员之间发生了冲突,他也总是第一个去给他们化解矛盾、互相开解的人。
在学校里,学长一直是大家口中交口称赞的对象,几乎整个校区都是认识学长的人,大家都普遍对学长的评价很高。
后来,学长毕业了,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那里,学长延续了他的好名声;跟她共事的同事、上司、哪怕是门卫大爷,都要称赞他一句“小吴,好小伙子!”
工作一年后,到了加薪升职的节骨眼儿。学长的心思自然是活络了起来,心想自己兢兢业业、加班加点,还帮了不少同时入职的同事“查缺补漏”,自己的业绩也是很不错。于是,学长找到了上司,提出了自己想要升职的想法。
鼓起勇气对boss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boss直接一席话打退了学长思前想后好不容易提出的诉求——小吴啊,你入职的时间确实太短了,才一年时间。
只是,学长之后又听到在公司任职多年的另一名同事老周也在寻求这次升职的机会,boss现在也非常难以做决定。
学长当时想想确实自己资历还浅,老周已经是公司元老了,自己以后还是有机会的。也罢,那就算了吧。也就没有再继续争取。
后来,不出所料的老周获得了升职。升职当天,老周请相熟的同事聚餐,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学长。聚餐当天,不出所料的,学长又接到一堆同事的“帮个忙”的请求。于是,其他人浩浩荡荡的去聚餐了,只剩学长一个人留在公司加班。
好不容易忙完,学长急忙赶去聚餐的地点,等到了地方,却被告知聚餐已经结束了。只留下学长一个人在聚餐的酒店大厅默然无语。
03
生活中,如同学长这样的“老好人”随处可见。可能是你,可能是我,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如果你失去了底线和原则,内心又软弱无力,你终究会被人情世故打磨成一团性格松软如棉花的“老好人”。
对一个“老好人”而言,随波逐流、避免冲突、害怕冲突是他们生活的常态;不懂拒绝、以为妥协是他们受气、不被重视的根本原因。
以对别人好的方式来祈求获得相互的尊重无疑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学长告诉我,当时的他并不是真心的想要帮忙,他只是不善于拒绝别人,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后来想着这样也能混到一个好人缘,也就逐渐不去拒绝了。
但是那次事情之后,学长发现:他这样做并不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人缘,一味地“老好人”作风反而让他成为了同事们眼中的“善后者”、“便利贴”。
“利益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你一再退让,别人只会得寸进尺。”
这是学长自那以后一直告诫自己的一句话。
之后,学长的那些同事们,惊讶的发现:原本他们眼中“有求必应”的小吴,居然开始学会拒绝了。也慢慢的在工作中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声音。
又是一年过去了,学长再一次向boss申请升职。这一次,因为能力优秀、业绩突出,学长成功的连跳两级,成功的得到了boss的赏识。
可见,当你学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守自己的底线,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时;才会让他人发现你并不是令人揉捏的“橡皮泥”,才会把你放到平等的态度,去正视、去尊重。
不要把自己活成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而当你照亮了别人,自己却在成为一滩红泪之后,徒留别人口中对你的惋惜,转身去寻找下一颗灯泡。独留下你一人独自凄凉惆怅。
04
愿你的原则和底线为你竖起一道墙,保护自己内心的边界。
或许你很善良,内心充斥着阳光和温暖,宛如冬日的阳光。可以令人温暖、令人明亮。
但世界不会总是因为你的善良就对你温柔以待。你可以做好人,但是请不要做一个不懂拒绝、一味宽容的“白痴”。
所有人都知道“以德报怨”,但又有几个人知道完整的这句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你要学会拒绝;学会说不;学会争取!
无人可以越过你的底线。
不要成为一团棉花;
对那些无理的人们,展示你的锋芒;
向世界,勇敢地展示你的棱角。
文/时计塔罗
点赞是最好的喜欢,关注是最大的支持。
写作不易,相互鼓励,共同前行。
我是潇洒小兔,我一直在我的写作之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