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看完电影《三块广告牌》,被深深震撼了,跟着电影听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故事,内心多次被撞击,沉重中偶有诙谐,痛苦中透露着希望。
欣赏电影有很多角度,但“最佳剧本、最佳剧情”这两个奖项都有力地证明了这部电影在述说故事的方式上很有探究和学习的价值。
作为观众,看完电影,首先被电影表达的深意折服,它像上帝之眼,呈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混沌,像一面镜子,随着剧情展开,把不同人物的形象进行多角度呈现,心理,行为,人设都逐渐变得立体、丰满、真实,我们在其中照见自己,照见自己曾经的经历和想法,照见自己不曾看见的狭隘和直觉反应,但很多都是自我视角……
看完电影,刷了豆瓣的影评,为编剧的精妙的故事构思点赞。编剧不给出直接的因果关系,也不做道德评判;而是用开放式的结尾,引人深思,追根问底。毕竟得到确定性是人思维的本能,于是,观众可能需要回放,再去看埋藏的暗线和细节,进而发现事情的真相。
在007公号上欢喜分享了“见-感-思-行”的读书学习方法,把所见的有价值的内容用“见-感-思-行”的逻辑框架整理成卡片,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素材,调动感受,促进思考,规划行动,是很不错的知识积累、内化的过程。今天我也用这个方法对这个电影的故事方法进行梳理学习。
见:
故事一展开,就点题了——女主海耶斯找广告商租用了三块广告牌,分别写着:爱女惨遭奸杀,还没抓到凶手,威洛比局长,为什么?接着女主借助电视台采访,诉说自己的用意:希望警察能集中精力调查此案,而不是花时间折腾黑人。
男配(镇上警局的警察)看到了广告牌,并打电话给了另一个男配威洛比局长,故事开始展开。然后局长上门向女主解释了案件的现状(也是告诉观众):不是不破案,而是线索很少,无从展开。女主甚至提出要采集全国8岁以上男士的血样的要求,局长说服不了她,透漏秘密:“我得了癌症”。
没想到女主却说:“我知道,镇上一大半人都知道”,
“那你还在广告牌上那样写?”
“要是你死了,那些话不就没效果了,不是吗?”
故事又被推进了,新的矛盾展开,镇上几乎所有人都偏向局长,认为女主不应该竖起广告牌针对一个将死之人。男配警员去找广告商闹事,被女主挡了;牧师去女主家试图说服,被女主用“职位和队伍”理论怼回去了;女主去看牙齿,牙医恨她,她却近乎残忍的夺过修牙的电钻,在牙医大拇指上钻了个洞……女主粗暴、执拗、专横,甚至有点暴力的形象出现了。
局长请女主去警局,又一个冲突开始:女主矢口否认伤了牙医,跟局长争辩,却在局长因病喷她一脸血的时候,态度急转,着急的跑出去叫救护车。局长要求手下不准扣留,放女主回家。
来自家人的不理解和逃避上演了:儿子和母亲的关系僵硬,儿子不能面对妹妹悲惨被奸杀的事实,认为母亲树起的广告牌每天都在提醒他不要忘记过去,他很痛苦。已离婚的前夫突然到访,跟女主激烈争执,并在两三秒时间掀翻桌子,把女主按在墙边,锁住了喉咙,儿子也快速把刀架在了父亲脖子上。而叛逆的女儿,抽大麻,喝酒,口吐脏言的形象,以及被害前跟母亲的对话,间接表达了女主的后悔和无助。
又一个冲突到来:局长自杀了。矛盾激化,男配警员一冲动把广告商狠狠揍了一顿,让对方住进了医院;被新来的局长看到,直接解除警员职务;女主受到凶犯威胁,被吓得不轻,局长夫人送来了局长留给女主的信——“我帮你付了广告牌费用5000美元,广告还能持续一个月,这是我对你的惩罚。”
又有新的冲突:广告牌被人烧了, 女主拼命救火,但依然没保存下来;她恨意上来,防火烧了警局,却不想差点把男配警员烧死;而男配警员之所以夜晚到警局是去看局长给他写的信,局长希望并相信他能唤起心中的爱,真正做一个好警员。在从火坑里逃跑的一刹那,男配警员想到要抢救女主女儿被害案的卷宗,自己却被大火烧伤。
又一个冲突来了:被严重烧伤的警员被包裹的严严实实,只剩眼睛,却恰巧被送到他打伤的那个广告商那里,他向广告商道歉,广告商怒意被激起,却在平复后,给他递上一杯橙汁,并温馨地把吸管拨向警员的方向……广告商的员工也把之前预留的备用广告画面重新帮女主换上了。女主跟前夫在餐厅偶遇,前夫坦诚自己烧了广告牌,还引出了一段看似是电影的主题句“愤怒只会招致更多的愤怒!”
又一个悬念来了:类似肖申克被证明无罪的经历,那个之前威胁女主的恶人出现在酒吧,对朋友谈起自己奸杀火烧一个女孩的经历,恰巧被警员听到,警员为了获得恶人的皮肤血样,跟恶人扭打导致自己严重受伤,并及时采样送到检测机构;但结果恶人却有不在场证明,案发时间不在国内,但肯定也是其他人的杀人凶手……于是女主和男警员决定开车去惩治这个杀人凶手。
结尾留下了开放式结局:两人驱车带枪前往,在车上交谈,女主坦诚是自己烧了警察局,致使警员被烧伤,但警员却淡定的表示我早知道,“除了你,还能有谁?”
“你确定要干掉那家伙吗?”
“还不确定”
“咱们路上再决定吧!”
感:
在观影过程中,我的观念和感觉一直被搅动;随着剧情发展对女主、对局长、对男警员的感觉逐渐在改变。刚开始我感觉是“这个女主真的是内心强大,能顶住压力”,“当她用牙钻钻了牙医的手指,我很吃惊,感觉到她的血腥和残忍”,“她给广告牌下搬来好多鲜花,凝望那只意外出现的小鹿,对女儿的思念,女性的温柔自然流露” ,一个失去妈妈,后悔,又坚强抗争,强忍着内心煎熬的妈妈的形象丰复了。
好电影就像一根棍子,编剧通过精妙的设计用棍子搅动我们内心的观念,激起我们的回忆和经验,无形中把故事的思考和想探讨的话题呈现出来。
这次观影,又带我经历了一次向内看的体验,观察到自己轻易生成的偏见,看待人和事的狭隘,还有各种脑子里的固有想法,都在看电影时,不断闪现出来。
一部好电影也是足够丰富的,观众能从其中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去豆瓣看影评后面的评论,就对人的思考、情感和经历的丰富性有更多的了解。
思:
如何跟电影学讲故事?
最简单的,看完电影,我们如何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朋友听,你最多能讲几分钟?你会讲到哪些情节?你会怎样安排故事展开的节奏?如何把故事讲得足够吸引人?
看完电影后,我尝试给同事讲,却只讲了三句话,就匆匆结尾:“总之,这是一部好电影,值得去看,推荐给你!”。今天当我重新梳理故事情节,才发现围绕情节冲突来梳理就像抓住了一条主线,很多电影还有两到三条线,按照主线和冲突来有节奏地展开,就能像电影一样,抓住人心,逐步呈现出你的主题。
行:
讲故事,情节的设计和展开很重要!可以从下面几个点构思,讲好一个故事。
1.开头设置悬念,带动好奇心;给人留一些跟着悬念惯性思考的线索。也可以是一些问句。
2.有节奏地把冲突一个一个放出来,这需要提前对素材之间的联系进行梳理和分块,然后根据相互的联系进行再组合,调整不同的顺序来呈现,就能用相互联系的线索来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故事。
3.借助丰富多元的视角来构建人物和故事,把主题和想表达的含义嵌进故事里,在最后的时候揭秘,前面部分尽量不表态,给听众更多自由发挥的区间。
4.多给身边人讲故事,练习把身边的发生的事讲得妙趣横生,跌宕起伏,或者幽默风趣,这些都需要刻意练习,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表达结构和技巧。
见-感-思-行 是一套不错的素材积累,联系应用的方法,如果是007er,推荐大家学习并应用,长期积累,不仅能积累的素材,还能帮助建立知识链接,逼迫自己有输入,有整合思考和行动计划。如此“以慢为快‘’是深入学习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