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夏天,我从某985,211大学毕业。带着憧憬,顶着光环,“顺利”地走向了预计的工作岗位,走向了让人略显激动的社会。那时很明白,毕业只是一个开始。但是是什么样的开始呢?心底却没有答案。
已而到了工作岗位,真正拿起工具干活的那一瞬间,突然,我的心里充满了恐惧——对不能胜任工作的恐惧。所有的工具,所有的名词,我似乎都一无所知。我虽然学的是这个专业,却觉得自己完全是个外行人。虽然遇到了一位牛人师傅,但是实际上自己从未敢拉下脸皮去询问那些自己觉得自己能学习的问题,这种不敢问,自个闷头苦干的行为方式渐渐地竟成了工作习惯,凡事都喜欢自己看个究竟,结果却是效率低下。低下的工作产出率也渐渐地反作用于自己的信心,慢慢地自我效能变得无比低下。别说领导,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遑论绩效。每次绩效评比,内心最是恐惧,因为自己一旦反省,总会发现自己似乎什么都没做。后来想着,也许是工作环境的问题?项目压力太小,没办法施展?于是,心里开始有了跳槽的打算。最心碎的是,我准备跳槽的时候,恰逢公司改革裁人,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心里就一直在想,也许真的该走了。结果也正如我所预料的,名单的末尾赫然写着自己的名字。那一瞬间,我开始反省,反省为什么是我。但是,为什么不是我呢?两年,没做出什么像样的成果。好吧,赶在公司把我下放之前,我成功地跳到了现在地公司。
正如当初刚毕业,新工作伊始,内心充满了动力,卯足劲准备大干一场。刚开始,确实做得很不错,工作真正做到了有条不紊,各种工作良好规则都在心中荡漾。然而,当工作再往深处走入,工作逐渐常态化,一份相同的工作由好几个人瓜分。自己又不是那种喜欢抢的人,做事并不强势。结果,工作逐渐边缘化。仅几个月的时间,自己就似乎进入了半摸鱼的状态。感觉再次地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开始怀疑,这份工作的价值到底有多大?我的价值又在哪里?这份工作真的适合我吗?我到底适合做什么?感觉自己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第一次在简书上写东西就是这么糟糕的状态。我总是把自己想象成一条鱼,跳到了岸上,只要还有一口气,也不应该放弃寻找,或者说,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