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骨”有“肉”方生动——读《讲理》有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周末看到周敬美老师在朋友圈里列出了最近要读的书目,其中有一本王鼎钧的《讲理》。只看题目,原本以为是枯燥的写作理论说教,可打开书一看就被吸引:在书中作者化身杨老师,通过给班上学生上的一堂堂作文课,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层层展开,给出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步骤。

    本书包含讲理、是非法、拿证据来、说故事、肌肉、诗云、绘影绘声、子曰、好有一比、反问、辩论会、电视机、咖啡馆、倒彩、就事论理这几个部分,里面蕴含广博的知识,贴近现实的分析,优秀的下水作文,再加上旁征博引、理论联系实际,对写作和写作教学都大有裨益。

    整本书中都是关于写作的,写作的方法却是在文中的杨老师因口吃的吴强和同学打架受处分,要吴强练习用笔讲理,再由全班同学从作文题目《吵架记》练习开始,通过对一个个现实中的故事分析、对中外寓言、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中娓娓道来,书中典型事例和范文相交叉,画面感很强,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读完本书,不仅感觉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到了议论文写作的一些套路,更能体会到一代文学大师王老的为人和胸怀:对口吃学生吴强的用心保护和培养让人尊敬,在教学时对后辈循循善诱的教导让人敬佩。这是一本值得再次用心读的书。

    下面我就选取本书中最主要的关于“是非法”、肌肉方面的写作内容进行梳理。

    论说文是说明事理、提出主张的文章,它的口吻是分析的、判断的、肯定的。它的功用,在唤起读者理智的活动,使读者明事理,辨是非。议论就是说理,说理多数表现为是非判断,这是文章的骨骼,其中包含着真或假、对或错、赞成或反对。杨老师把教科书中涉及的是非论断句摘录上让学生领会,和一些抒情性的句子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确写论文是下判断,下判断的语气是“是非法”的语气。这些例子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既易于接受又能学以致用。

    在说明白“事实胜于雄辩”、要像使用好味精和化妆品一样巧用故事之后,杨老师给学生讲了关于写作的肌肉:“所谓肌肉,就是把你拿来当做骨骼的那句话,解释清楚,说个明白。肌肉有时候是说明,有时候是记叙,也可以是一种议论。生长肌肉的方法,是‘说来话长’。”同时举例补充说在通过证据支撑、故事启发、一段描写、反问、感叹来论述时可以不用“是非法”的语气。

    杨老师告诉学生要应该有一种能力,把一件复杂的事情找出它的要点来,用很简单的话说个明白。如果没有这个能力,要从现在起培养。在通过充分的论述和示范后,杨老师给学生总结出了关于“骨骼和肌肉”的议论文便于掌握的“八条模式”:

    1、用“是非法”的句子组成骨干。2、为这个“是非”找两个以上的证据。3、如果可能,准备一个小故事。4、如果可能,准备一两位权威的话。5、如果需要,准备一些诗句。6、如果需要,准备使用描写、比喻。7、偶然用反问的语气。8、偶然用感叹的语气。

  同时也说明所谓‘八条’,并不是一条也不能缺少。有些肌肉是可有可无的。大体说来,论说文必须有个思想骨架,必须找出两个、三个证据,其余几项,在不得已的时候可以减少。在讲解明白后又即时出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掌握。这个关于议论文写作的格式我们有时候也让学生在列提纲的时候使用,因为没有把“是非法”和里面“肌肉”的关系讲清楚,所以大部分时间流于表面,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领悟,本书却是形象地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直到掌握运用。这一点是我们作文教学中要关注的地方。

    除了议论文写作,杨老师也给学生讲了关于偏见的内容,“我们评论是非,最要紧的是先弄清事实。如果对事实真相并不完全了解,你下的判断就可能是错的。”通过带学生去咖啡馆体验消除学生对咖啡馆的偏见,通过对电视机的益处和坏处的问卷调查分析告诉学生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关于写作中反语的运用场合,杨老师也想到正话反说不能乱用:“所谓不得已,是有话不便直说,只好绕弯子,年轻人没有分寸,很可能流为轻佻儇薄。”“教学如扶醉人”,教会学生倒彩的同时也得把握好度。

    有“骨”有“肉”方生动,对于写作教学,这本书值得我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议论文写作中,除了理论传授,还可以从生活情景入手有步骤地系统练习、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写作的乐趣,提高写作水平和思维品质。

    看了书中的后记才知道王老师的书60年代已经在台湾出版,遗憾没能在学生时代及时看到,做教师十几年才有幸拜读,希望还不太算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